[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B超探头辅助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2085.6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4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郝宗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优复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南京品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0 | 代理人: | 奚晓宁;陆群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探针 插槽 连接装置 通用型 辅助引导装置 本实用新型 松紧带 垂直方向截面 辅助设备 探针插入 医疗器械 底端 卡夹 卡扣 齐平 套环 尾端 位块 穿插 腹部 检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说是用于检查人体的B超探头的辅助设备。一种通用型B超探头辅助引导装置具有连接装置,在连接装置的一侧连接有穿刺探针插槽,穿刺探针插槽的垂直方向截面为扇形,在穿刺探针插槽内可穿插有对应的穿刺探针。所述的连接装置为卡扣、套环或松紧带。在穿刺探针上还能够卡夹有限位块,用于防止穿刺探针的穿刺深度过深。在使用时,通过连接装置将通用型B超探头辅助引导装置与B超探头固定连接在一起,穿刺探针插槽的尾端与通用型腹部B超探头的底端齐平,将穿刺探针插入穿刺探针插槽内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使用方便,相较于现有的B超探头,其具有较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说是用于检查人体的B超探头的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从20世纪60年代超声开始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与介入操作。1972年临床医生首次通过带中心孔的B超探头送入穿刺器械至腹部脏器,使得在B超能够同时清晰地显示出病灶和穿刺探针尖,这标志着临床超声引导穿刺术的开始。也使得B超开始步入了与病理、诊断和治疗相结合的阶段,并使得B超如今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
在超声引导穿刺的过程中,除了B超引导下徒手穿刺外,还不断出现了各种辅助支架以辅助临床医生时行穿刺。这些辅助支架以能争取让穿刺器械准确、方便、快速的到达目标位置为目标。辅助支架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穿刺方法的盲目性,显著提高了穿刺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目前辅助支架因为B超厂家的差异性和临床技术的差异性,呈现几个显著特点。首先,目标辅助支架基本是围绕探头来进行开发的,市场上存在五百种以上的种类,导致临床操作时需要多次采购或使用上的不断切换;其次,存在平面内,平面外二大穿刺技术,平面外的穿刺对穿刺器械的顶端判断较平面内技术差,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度有要求;最后,目前市场上辅助支架多是固定路径,有限角度可选的辅助模式,对于术中的调整和灵活操作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有鉴于此,提供了平面内的、可充分调整的、紧密结合的、通用型B超探头辅助引导装置,可以把穿刺探针限制在声学平面内,使得在整个进针过程中穿刺探针一直能够清晰的显示,同时在声学平面内,穿刺探针能够在0-90度直接任意调节。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浅表结节,对于深部的结节也能适用。
一种通用型B超探头辅助引导装置具有连接装置,在连接装置的一侧连接有穿刺探针插槽,穿刺探针插槽的垂直方向截面为扇形,便于穿刺过程中对角度的随时调整,在穿刺探针插槽内可穿插有对应的穿刺探针。
所述的连接装置为卡扣、套环或松紧带。
在穿刺探针上还能够卡夹有限位块,用于防止穿刺探针的穿刺深度过深。
在穿刺探针的上部还设置有能够上下滑动的弹性卡扣;在拨动至预定位置后,将弹性卡扣沿着穿刺探针向下拨动,并卡在穿刺探针插槽的外侧,从而防止穿刺探针随意晃动。
穿刺探针插槽的表面涂设有摩擦层,用以在拨动穿刺探针时提供摩擦阻力,增强拨动手感,方便更精确地调整角度。
在穿刺探针插槽对应的外表面还设置有角度刻度,用以显示穿刺探针的摆动角度。
所述的穿刺探针表面设置有镀银层,用于防止穿刺探针带有病菌。
在使用时,通过连接装置将通用型B超探头辅助引导装置与B超探头固定连接在一起,穿刺探针插槽的尾端与通用型腹部B超探头的底端齐平,将穿刺探针插入穿刺探针插槽内即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使用方便,相较于现有的B超探头,其具有较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B超探头辅助引导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优复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优复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20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