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模具加工用的废料吹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6896.5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6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蔡钊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龙文区飞月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8 | 分类号: | B29C33/38;B23Q11/00;B24B5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出风装置 吹除装置 吹风电机 金属粉状 气体管道 塑料模具 通风管道 气枪 空气泵 下围板 风扇 吹除 壳体 吹风 本实用新型 壳体下表面 螺栓 风扇安装 工作效率 紧固环套 冷却液管 螺栓安装 通风软管 细小缝隙 装置设置 连接杆 滑板 护板 围板 打磨 加工 切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模具加工用的废料吹除装置,包括壳体、风扇、支撑板、螺栓、护板、通风管道、紧固环套、连接杆、通风软管、冷却液管、空气泵、气体管道和吹风电机,所述包括壳体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围板,其中,所述风扇安装在下围板内部,靠近风扇的所述下围板一侧表面上安装有滑板,远离壳体的所述支撑板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螺栓安装在支撑板内部。该装置设置有出风装置和吹风气枪,通过出风装置,利用吹风电机通过通风管道传来的风可以吹除打磨、切割后的金属粉状废料,通过吹风气枪,利用空气泵通过气体管道传来的风可以吹除细小缝隙中的金属粉状废料,便于使用者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吹料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模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模具加工用的废料吹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模具加工过程中,如钻孔、开槽、攻螺纹、研磨和抛光等工艺都是会产生诸多废金属粉料,如不及时清理该废金属粉料会对塑料模具加工产生影响,一般,塑料模具加工操作者是利用气枪进行吹料的。
目前市场上的废料吹除装置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市面上的废料吹除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方便对区域较大的位置进行吹料,因此要对现在的废料吹除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模具加工用的废料吹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面上的废料吹除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方便对区域较大的位置进行吹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模具加工用的废料吹除装置,包括壳体、风扇、支撑板、螺栓、护板、通风管道、紧固环套、连接杆、通风软管、冷却液管、空气泵、气体管道和吹风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壳体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围板,其中,
所述风扇安装在下围板内部,靠近风扇的所述下围板一侧表面上安装有滑板,远离壳体的所述支撑板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螺栓安装在支撑板内部,所述护板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下表面上,所述护板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下围板一侧表面上,所述通风管道穿插壳体内部,所述通风管道一端安装有防尘装置,所述通风管道另一端内部套接有次级管道,所述紧固环套套接在通风管道的外侧表面上,所述连接杆一端相连次级管道,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相连出风装置,所述通风软管安装在连接杆内部,所述通风软管一端固定连接次级管道的管壁、并接通次级管道,所述通风软管另一端固定连接、并接通出风装置内部的管路,靠近防尘装置的所述壳体上表面上安装有传动电机,靠近通风管道的所述壳体内部表面上安装有冷却液箱,所述冷却液管一端安装在冷却液箱内部,所述冷却液管另一端通过管道收纳装置与冷却喷枪相连,所述管道收纳装置安装在壳体内部一侧体壁上,靠近冷却液箱的所述冷却液管的管路上安装有冷却泵,所述空气泵安装在壳体内部,靠近空气泵的所述壳体一侧体壁上安装有气体交互装置,所述气体管道一端安装在空气泵内部,所述气体管道另一端与吹风气枪内部管路相连,所述吹风电机安装在通风管道的管道上。
优选的,所述风扇上安装有转动轴,且所述风扇通过转动轴与壳体相连,并且风扇与下围板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板与下围板构成滑动结构,且所述滑板的表面积大于风扇上表面的表面积。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道上表面一端外壁上开设有齿槽,且所述通风管道与传动电机传动轴上的齿轮啮合相连。
优选的,所述次级管道和通风管道构成卡合结构,且所述次级管道外表面上和通风管道下表面一端外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并且次级管道和通风管道均与紧固环套构成螺纹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次级管道构成旋转结构,且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出风装置构成旋转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废料吹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龙文区飞月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龙文区飞月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68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减震器用胶囊模具
- 下一篇:一种伞形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