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6199.X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0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喆;白清林;温裕乾;江青元;王衍滨;阳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M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李国祥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端子 二次电池 电极组件 顶盖片 延伸部 本实用新型 电池模组 环形焊接 主体部 极耳 壳体 通孔 使用安全性 穿透电极 焊接过程 金属颗粒 壳体内部 延伸部位 减小 焊接 环绕 容纳 体内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二次电池,其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容纳于壳体内,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于主体部的极耳;顶盖片,顶盖片连接于壳体;电极端子,电极端子位于顶盖片的外侧,电极端子具有通孔;以及集流构件,连接于极耳和电极端子之间,集流构件包括延伸部,延伸部位于电极端子的内侧;其中,延伸部与电极端子焊接以形成环绕通孔的环形焊接部,环形焊接部穿透电极端子并延伸至延伸部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次电池能够减小集流构件和电极端子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颗粒进入壳体内部的可能性,提升二次电池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绿色环保等特点成为能源发展新趋势。二次电池主要包括壳体、电极组件、集流构件以及顶盖组件。其中,电极组件是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卷绕或堆叠而成,电极组件先与集流构件焊接,然后集流构件与顶盖组件的电极端子连接,之后再将电极组件装入铝壳,再经过注液、化成等工序形成二次电池。
为保证集流构件与顶盖组件的电极端子有足够的过流面积,常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进行紧密连接,虽然能够保证二次电池的储能要求。然而,激光焊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金属颗粒,大的金属颗粒对电极组件的危害极大,进而影响二次电池的使用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二次电池能够减小集流构件和电极端子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颗粒进入壳体内部的可能性,提升二次电池使用安全性。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
壳体;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容纳于壳体内,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于主体部的极耳;顶盖片,顶盖片连接于壳体;电极端子,电极端子位于顶盖片的外侧,电极端子具有通孔;以及集流构件,连接于极耳和电极端子之间,集流构件包括延伸部,延伸部位于电极端子的内侧;其中,延伸部与电极端子焊接以形成环绕通孔的环形焊接部,环形焊接部穿透电极端子并延伸至延伸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极端子的外表面设有凹部,通孔设于凹部的底壁,环形焊接部穿透凹部的底壁并延伸至延伸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极端子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位于第一金属层的远离顶盖片的一侧,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材质不同,第一金属层和延伸部的材质相同,凹部贯通第二金属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极端子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位于第一金属层的远离顶盖片的一侧,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材质不同,通孔贯通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与延伸部具有相同的材质,环形焊接部穿透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并延伸至延伸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形成复合连接面,二次电池还包括连接构件,连接构件抵靠于第二金属层并且两者形成接触面,以将电极端子固定于顶盖片,接触面位于复合连接面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二次电池还包括用于封堵通孔的封堵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二次电池还包括与环形焊接部相连接的外侧焊接部,外侧焊接部形成封堵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延伸部与电极端子通过激光焊接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集流构件还包括连接于延伸部的连接部,连接部位于顶盖片的内侧并与极耳直接连接,连接部为片状,连接部和极耳的材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61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包PACK组装模块
- 下一篇:一种视觉智能小车电池散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