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毫米波收发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5526.X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7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墩文;彭松;何树华;朱杨龙;韩旺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誉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5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宝庆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毫米波信号 毫米波 本振单元 本振信号 发射单元 接收单元 收发组件 线性调频 两路 输出 三角波调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 零中频信号 发射端口 发射通道 回波信号 发射 接收端 下变频 放大 合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毫米波收发组件,包括本振单元、接收端元、发射单元,本振单元根据输入的三角波调制信号产生连续的线性调频毫米波信号且被功分为两路,一路经发射通道发射输出,令一路作为接收单元的本振信号;接收单元将接收到的两路回波信号合成一路后与本振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一路零中频信号并输出;发射单元将线性调频毫米波信号经过功分放大后从两个发射端口发射输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收发技术,特别是一种毫米波收发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毫米波具有的诸多优点,其在通信、雷达、制导、遥感技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与微波雷达相比,毫米波雷达的体积小、质量轻,可有效提高雷达的机动性与隐蔽性,而且波束窄、分辨力高,能进行目标识别与成像,有利于低仰角跟踪;频带宽,天线旁瓣低,有利于抗干扰。
作为毫米波雷达的核心部件,收发组件是构成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基础,也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核心。毫米波收发组件就是把毫米波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集成为一个毫米波集成电路。已由最初的混合微波集成电路发展到现在的单片集成电路。由于毫米波的波长短和雷达性能要求提高的限制,对毫米波收发组件的体积、重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毫米波收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振单元、接收端元、发射单元;本振单元根据输入的三角波调制信号产生连续的线性调频毫米波信号且被功分为两路,一路经发射通道发射输出,令一路作为接收单元的本振信号;接收单元将接收到的两路回波信号合成一路后与本振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一路零中频信号并输出;发射单元将线性调频毫米波信号经过功分放大后从两个发射端口发射输出。
采用上述组件,本振单元包括线性调频频率源,线性调频频率源包括鉴相器、锁相环路、合成运放器和压控振荡器;鉴相器的第一输入端接参考信号且第二输入端接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锁相环路输入端接鉴相器的输出端,合成运放器的第一输入端接锁相环路输出端且第二输入端接三角波调制信号,压控振荡器的输入端接合成运放器的输出端,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经过两次二倍频和滤波后经功分器功分为两路,一路经发射通道发射输出,令一路作为接收单元的本振信号。
采用上述组件,接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合路器、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带通滤波器、第二低噪声放大器、隔离器、衰减器、混频器、低通滤波器、均衡网络、温补衰减器、放大器,混频器的另一输入端接经过滤波放大和衰减后的本振信号。
采用上述组件,发射单元包括两路发射通道,每路发射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放大器、第三衰减器、公里处放大器、第二隔离器;两路发射通道的输入信号由一功分器功分得到,功分器前设置带通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根据输入的三角波调制信号,产生连续的线性调频毫米波信号,功分到两个发射端口发射出去;同时通过两个接收端口接收回波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合成后输出一路差频(零中频)信号。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使用星星组成框图。
图2是本振单元原理框图。
图3是接收单元原理框图。
图4是发射单元原理框图。
图5是电源单元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一种毫米波收发组件,包括本振单元、接收端元、发射单元。本振单元根据输入的三角波调制信号产生连续的线性调频毫米波信号且被功分为两路,一路经发射通道发射输出,令一路作为接收单元的本振信号;接收单元将接收到的两路回波信号合成一路后与本振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一路零中频信号并输出;发射单元将线性调频毫米波信号经过功分放大后从两个发射端口发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誉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誉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55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