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电箱柜通用操作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5122.0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6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竹峰;凌佳凯;许广琦;夏阳;王洪晓;周俊贤;高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02 | 分类号: | H01H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操作 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 手柄 操作手柄 方形插头 配电箱柜 圆形孔位 操作头 两端可拆卸式 搭配组合 伞帽结构 与操作 抽插 搭配 组装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箱柜通用操作手柄,其特征是:包括通用操作杆、连接杆和操作头,通用操作杆的两端可拆卸式安装伞帽结构;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有能够供通用操作杆穿过的圆形孔位,连接杆通过圆形孔位组装在通用操作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为方形插头结构,方形插头结构与操作头通过抽插的方式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科学、合理的搭配组合,能够实现操作手柄与不同规格的操作头的组合搭配实现十几种操作手柄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箱柜,尤其是一种配电箱柜通用操作手柄。
背景技术
随着配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箱柜投入到配电网的运行中,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抗严酷环境能力强等优点,已成为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供电安全性。目前市场上生产箱柜的厂家众多,虽然功能大致相同,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导致实际生产中投入运行的环网柜种类繁多。此外,环网柜的操作需要使用配套的操作手柄,不同规格的操作手柄会给生产人员的实际操作带来一定的难题。随着配电网箱柜的快速发展,更多类型的箱柜将会投入使用,这将进一步增加实际操作难度。
目前配电箱柜中开关设备(断路器、负荷开关等)的操作绝大多数采用操作手柄手动操作的方式,即依靠操作人员手持操作手柄进行开关的分合。操作手柄没有统一形状、规格,但都包括操作杆和操作头两部分。操作杆的长度大多在20cm至50cm之间,操作头的长度则大多在8cm~25cm之间。
配电箱柜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箱柜种类繁多,而其操作需要采用配套的操作手柄,导致操作手柄也具有不同的样式、规格,比如有的操作手柄的操作头两端各有一大一小的驱动套(即卡口),而有的则只具有一个驱动套。每个箱柜在投运时都会放置相应的操作手柄,以备操作人员使用,但在实际生产中,因为施工、维修、盗窃等原因会造成操作手柄的遗失,为了不影响操作,操作人员需要在工具车上常备所有型号的操作手柄。而目前实际配电网的运行中存在多达十几种的操作手柄,这些操作手柄没有统一的存放工具,难以有序、整齐摆放,放在工具车上非常占用空间,并且时间长了容易腐蚀、损坏。在实际操作时,配电箱柜操作人员往往需要从十几种凌乱摆放的操作手柄中挑选出对应型号方可进行操作,凌乱摆放的操作手柄即使丢失也不容易被发现,都将大大延长操作时间。
现有的操作手柄存在的主要功能问题是没有统一的制造规格、种类繁多,从而给实际生产带来诸多不便,而操作手柄的种类繁多则主要体现在一种操作头配一种操作杆,且操作杆和操作头的大小、长度、嵌套方式、嵌套位置以及驱动套的规格各不相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配电箱柜通用操作手柄,通过科学、合理的搭配组合,能够实现操作手柄与不同规格的操作头的组合搭配实现十几种操作手柄的功能。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配电箱柜通用操作手柄,其特征是:包括通用操作杆、连接杆和操作头,通用操作杆的两端可拆卸式安装伞帽结构;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有能够供通用操作杆穿过的圆形孔位,连接杆通过圆形孔位组装在通用操作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为方形插头结构,方形插头结构与操作头通过抽插的方式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伞帽结构通过内螺纹结构与通用操作杆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一个孔位,连接杆的另一侧设置三个孔位。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头的一端设置为与各种箱柜设备开关机械结构匹配的驱动卡口,操作头的另一端设置成可以与连接杆相固定的内孔。
进一步地,所述通用操作杆的中部直径小于两端直径,在通用操作杆的中部形成收缩部,所述连接杆固定于通用操作杆杆身两端直径较大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51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