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识别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4698.5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6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树国;王险峰;张星海;董鑫;华野;李博;任显波;马亮;邵天宝;刘澜超;韩禹;赵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模块 外部设备 电缆识别仪 直流电 本实用新型 接线接口 限流电阻 交流电转换 壳体 连通 体内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识别仪,包括:壳体;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设置在壳体内,并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限流电阻,限流电阻与电源模块连通;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接线接口,接线接口与电源模块和外部设备连接,以将直流电输出至外部设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缆识别仪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识别仪。
背景技术
电缆识别仪是一种专用仪器。电缆识别仪在电力电缆架设、迁移、维护以及故障处理中用来判别一束电缆中欲寻找的一根特定的电缆,能同时判别电缆准确方向及幅度,具有快速、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原有的电缆识别仪主机性能差,不能有效输出测试信号,无法进行正常的作业,为用户使用带来不便,同时不具备电池组应急充电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识别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缆识别仪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识别仪,包括:壳体;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设置在壳体内,并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限流电阻,限流电阻与电源模块连通;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接线接口,接线接口与电源模块和外部设备连接,以将直流电输出至外部设备。
进一步地,接线接口具有多个且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个接线接口分别与电源模块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且与正极连接的接线接口输出的电压值不同,以使每对接线接口能够输出不同的电压值。
进一步地,电缆识别仪还包括:总开关,总开关与电源模块和限流电阻连通,并与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以控制电缆识别仪的通断;识别开关,识别开关与电源模块连通,以控制电源模块输出脉冲电流;充电开关,充电开关与电源模块连通,以控制电源模块输出稳定电流。
进一步地,电缆识别仪还包括电表,电表与限流电阻连通,且电表的至少一部分外露于壳体表面,以根据电表的指针的动作判断通电状态。
进一步地,电缆识别仪还包括护壳,护壳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壁,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电缆识别仪还包括强筋杆,强筋杆设置在护壳内,并与护壳连接,以保护电源模块。
进一步地,壳体与护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或强筋杆与护壳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电缆识别仪还包括导热件,导热件与强筋杆连接,以使壳体内的热量经由导热件和强筋杆传递到壳体外。
进一步地,电缆识别仪还包括散热件,散热件与导热件连接,以增大导热件的散热面积。
进一步地,壳体具有可拆卸设置的顶盖和安装扣条,顶盖通过安装扣条安装在壳体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电源模块将外部通入的220V交流电转换为电缆测试需要的直流电,从而可在电缆识别时,能够为电缆提供有效的直流脉冲电流,供用户识别电缆使用,实现对电缆的识别检测,同时,电缆识别仪还具有电流转换的功能,能够为无法直接采用220V交流电充电的设备充电,将需要充电的设备与电缆识别仪连接即可为需要充电的设备提供需要的电压,便于现场作业。上述设置方式极大提高了电缆识别过程中测试信号的有效输出,同时还具有充电的功能,在保证电缆识别正常作业的同时提高了电缆识别仪使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缆识别仪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电缆识别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电缆识别仪的护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46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