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门锁及其门把手布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2203.5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8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任利学;邹勇;陈彬;张东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E05B3/00;E05B15/00;E05B47/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宁;李海建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把手 连接线 信息采集器 门锁面板 智能门锁 本实用新型 布线结构 第一端 导电滑环 连接线卡 运动部件 转动连接 接线点 内腔中 摆动 穿出 串接 内腔 弯折 握把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的门把手布线结构,包括门锁面板以及门把手,门把手的握把上设置有信息采集器,门把手的根部转动连接在门锁面板上,连接线一部分位于门把手的内腔中,且其第一端与信息采集器相连,第二端由根部的内腔穿出后固定于门锁面板的接线点上,且连接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串接有导电滑环。该门把手布线结构在握把旋转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与信息采集器相接的连接线产生大幅摆动,这就有效避免了连接线因弯折而导致的失效;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连接线卡入运动部件的缝隙内,这同样可以有效避免连接线出现损坏,保证了智能门锁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设计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门锁及其门把手布线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的把手上设置有信息采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通过连接线与智能门锁的中控模组相连,在开门时,用户需要通过信息采集模块进行信息采集并由中控模组进行信息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转动门把手即可将门打开。
门把手转动连接于门锁面板上,并且门把手的转轴与驱动转块相连,驱动转块中的驱动方轴用于驱动锁体组件转动,从而实现智能门锁的打开和关闭。
请参考图1,现有技术中的信息采集模块设置在门把手06上,中控模组设置在门锁面板04内,连接信息采集模块和中控模组01的连接线材03从驱动转块07的侧面线槽中穿过,其靠近信息采集模块的一端通过线夹05固定在驱动转块07上,靠近中控模组01的一端通过线夹02固定在中控模组上。
当门把手做下压或者反向提拉动作时,信息采集模块和驱动转块会跟随门把手做相应运动,连接线材被固定在驱动转块上的位置会跟随驱动转块做往复大角度弯折摆动,这非常容易导致连接线材的损坏;另外,为了使智能门锁同时适应左开门方式和右开门方式,门把手还需能够进行左右换向,因此连接线材需要留出较大的自由长度,在跟随驱动转块动作的过程中,连接线材的自由长度部分处于不可控状态,这部分非常容易卡入相邻两个运动部件的缝隙中,最终导致连接线材损坏失效,智能门锁发生故障。
因此,如何能够有效避免连接线材的损坏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锁的门把手布线结构,以便能够有效避免信息采集器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线损坏,提高智能门锁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门把手布线结构的智能门锁。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智能门锁的门把手布线结构,包括门锁面板以及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的握把上设置有信息采集器,所述门把手的根部转动连接在所述门锁面板上,连接线一部分位于所述门把手的内腔中,且其第一端与所述信息采集器相连,第二端由所述根部的内腔穿出后固定于所述门锁面板的接线点上,且所述连接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串接有导电滑环。
优选地,所述门锁面板内设置有驱动转块,所述驱动转块包括主体盘和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两侧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门把手的根部套设配合并与所述根部同步旋转,所述第二套筒用于与离合器的输入端套设配合,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由所述第一套筒穿入所述驱动转块的内腔,并由所述第二套筒穿出所述驱动转块后与所述接线点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套入所述门把手的根部的内腔中,且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开设有连接线入口,所述第二套筒的端部与所述离合器的输入端配合,且所述第二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线出口,且所述连接线出口所对应的圆心角不小于所述驱动转块的最大旋转角度,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由所述连接线入口穿入所述驱动转块的内腔中,由所述连接线出口穿出所述驱动转块后与所述接线点相连。
优选地,所述导电滑环位于所述驱动转块的内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22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拉智能锁
- 下一篇:一种门锁及其电子防猫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