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磷废水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2054.2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2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任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美华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32208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蒋何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42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沉淀池 依次连接 本实用新型 废水集水池 污泥浓缩池 氧化反应器 管道连接 含磷废水 中间水池 磷化物 酸碱度 废水处理系统 板框压滤机 处理系统 排放 沉淀池 有效地 除磷 沉淀 水池 废水 达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磷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一号废水集水池、一号pH调节池、一号氧化反应器和一号絮凝沉淀池,和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二号废水集水池、二号pH调节池、二号氧化反应器和二号絮凝沉淀池,所述一号絮凝沉淀池及二号絮凝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至中间水池,所述中间水池、除磷塔、排放水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一号絮凝沉淀池及二号絮凝沉淀池另通过管道连接至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另连接至板框压滤机。本实用新型含磷废水先进入调节桶调节酸碱度,再进一步氧化,最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达标后排放,能够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磷化物的含量,解决现有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磷化物的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磷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废水中磷的去处有生物法、物理化学法等。生物法主要靠微生物的作用,通过污泥排除达到除磷的目的。生物法主要是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通过聚磷菌对磷的吸附使磷进入活性污泥中,随着污泥的排出去除废水中的磷。要求废水具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含量,维持生物活性,有机物含量也不能太高。要求废水中的有机物具有可生化性,如果生化性差则效果不理想。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铁盐法、铝盐法、石灰法等,主要是通过和磷酸根生成相应的磷酸盐沉淀,从而达到去除磷的目的。另外,物理化学方法中还包括磷酸铵镁法,把磷酸盐生成磷酸铵镁沉淀,该沉淀可以用来作为肥料,主要用在含磷和氨氮比较高的废水处理中。对于物理化学法来讲,影响磷酸盐沉淀的因素太多,比如重金属含量、有机物的含量(具有络合能力)等,使得对于不同工业废水而言,废水成份太复杂,处理效果不稳定,废水处理不能持续稳定达标。
传统的含磷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废水时针对性较高,往往对有机含磷废水及无机含磷废水不能同时达到较好效果,而且一般废水中有机磷及无机磷的含量并不相同,因此很难使出水达到标准而不影响后续净化。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磷废水的处理系统。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含磷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一号废水集水池、一号pH调节池、一号氧化反应器和一号絮凝沉淀池,和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二号废水集水池、二号pH调节池、二号氧化反应器和二号絮凝沉淀池,所述一号絮凝沉淀池及二号絮凝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至中间水池,所述中间水池、除磷塔、排放水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一号絮凝沉淀池及二号絮凝沉淀池另通过管道连接至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另连接至板框压滤机。
其中,所述一号氧化反应器、二号氧化反应器连接至风机。
其中,所述板框压滤机通过管道回接至二号絮凝沉淀池。
其中,所述一号pH调节池、二号pH调节池均设有氢氧化钙入料口。
其中,所述一号氧化反应器、二号氧化反应器均设有次氯酸钙入料口。
其中,所述一号絮凝沉淀池、二号絮凝沉淀池均设有氯化钙入料口、PAC入料口和PAM入料口。
其中,所述板框压滤机处设有PAM入料口。
其中,所述除磷塔处设有pH调节剂入料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对有机含磷废水和无机含磷废水分别先预处理后再通入中间水池和除磷塔进行除磷,这样保证了有机磷废水和无机磷废水中的有机杂质和无机杂质率先被过滤;
(2)本实用新型含磷废水先进入调节桶调节酸碱度,再进一步氧化,最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达标后排放,能够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磷化物的含量,解决现有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磷化物的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美华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美华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2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能耗曝气循环澄清池
- 下一篇:一种固态废弃物的压缩水净化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