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的车把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8084.6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0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途锐达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12 | 分类号: | B62K21/12;B62J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冯晓兰 |
地址: | 31519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铃 接收件 容纳腔 车把 本实用新型 容置 轴向方向 自行车 骑行 开口 隐蔽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车把,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管状的本体(1),且本体(1)上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凹槽(10);嵌设在凹槽(10)上并与本体(1)相连的接收件(2),接收件(2)与本体(1)的凹槽(10)间形成有能容置车铃(3)的容纳腔(X),该容纳腔(X)的至少一侧与外界相连通,形成供车铃(3)进出的开口(Y)。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本体上设置接收件,使得车铃能容置在接收件与本件之间的容纳腔内,故而使得车铃隐蔽在车把内,对车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在骑行过程中,车铃不会随着车子的振动而移动或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车把。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长久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确保骑行安全,市场上自行车的车把上往往都设有车铃,车铃靠连接在车铃上的环状金属套套接在车把上,并用螺钉拧紧。如此,虽然车铃安装在把手上,但把手与车铃均单独工作。如申请号为CN201320604816.6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自行车把手》(授权公告号为CN203450303U)公开的结构。该种车铃存在以下缺陷:1、车铃套设在把手上,随着自行车骑行过程中的振动,车铃会随之移动甚至脱落;2、由于车铃裸露在把手的外表面,容易遭到偷窃;3、且在长期的日晒雨淋下,车铃易生锈甚至出现故障而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容置车铃的自行车的车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车的车把,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整体呈管状,且本体上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凹槽;
接收件,嵌设在凹槽上并与本体相连,接收件与本体的凹槽间形成有能容置车铃的容纳腔,该容纳腔的至少一侧与外界相连通,形成供车铃进出的开口。
作为改进,所述接收件的一侧与所述本体的外侧相连,另一侧为向着本体的内侧延伸并凸出于本体内侧的自由侧。
改进,所述接收件的一侧焊接在本体的外侧上;或接收件的一侧与本体的外侧一体相连。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件上设有用于固定车铃的紧固件,以使车铃固定在接收件上。
所述紧固件优选为凸设在接收件底面上的连接座,该连接座内开设有螺纹孔。可通过螺栓将车铃与接收件固定。
为减轻重量,所述本体优选为内部中空结构,且中空的内部能扩大容纳腔的空间。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接收件整体呈盖子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本体上设置接收件,使得车铃能容置在接收件与本件之间的容纳腔内,故而使得车铃隐蔽在车把内,对车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在骑行过程中,车铃不会随着车子的振动而移动或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B-B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B-B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途锐达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途锐达休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80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直杆和车头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动滑板车的把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