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热分离灸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5427.3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4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余曙光;唐勇;温川飙;罗玲;丁琪;廖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51222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曾克;李晓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艾条燃烧 防护网 本实用新型 治疗 进气孔 艾灸 罐体 艾条固定针 可见光 不可见光 传统艾灸 单一变量 罐体侧壁 罐体底面 罐体顶面 空气介质 快速流动 现实意义 出气口 光热 抽气 底面 灸罐 热烟 贴合 通孔 置换 开口 体内 研究 保留 帮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热分离灸罐,包括罐体、风扇和中片,罐体顶面有出气口,罐体底面开口,风扇和中片设于罐体中,风扇位于中片上方,中片底面设有艾条固定针,中片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罐体内安装有第一防护网,第一防护网位于中片下方,罐体侧壁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进气孔位于中片与第一防护网之间。本实用新型中风扇发挥抽气作用,用快速流动的空气介质将灸罐内艾条燃烧产生的热与烟置换出来,从而将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热烟、光进行分离,控制治疗的单一变量,可以研究艾灸的光的单独治疗作用,对帮助研究艾灸产生治疗作用的成分及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可最大程度的保留艾条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可见光及不可见光,更加贴合传统艾灸的治疗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热分离灸罐。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外治法特色之一,自古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防治,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蓬勃发展,各种灸疗器和灸疗方式层出不穷,主要有灸盒、灸罐、仿灸器等。
现有的灸器中,其设计大多是针对艾条的有效燃烧或防止艾灸过程中发生烫伤事故的发生而进行设计,对于研究艾灸产生治疗作用的机理的灸器则还未出现,对艾条燃烧产生的热、光、烟组成及作用的研究无有效帮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光热分离灸罐,对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热烟、光进行分离,对研究艾灸产生治疗作用的成分及机制提供帮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热分离灸罐,包括罐体、风扇和中片,所述罐体顶面有出气口,罐体底面开口,所述风扇和中片设于罐体中,风扇位于中片上方,中片底面设有艾条固定针,所述中片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罐体内安装有第一防护网,第一防护网位于中片下方,所述罐体侧壁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进气孔位于中片与第一防护网之间。
进一步的,出气口处设有第二防护网。
进一步的,罐体包括顶罐、上罐和底罐,所述顶罐与上罐的顶部连接,上罐的底部与底罐上端可拆卸连接,顶罐、上罐和底罐内部相通;出气口位于顶罐顶面,底罐底面开口,所述进气孔设于底罐侧壁。
进一步的,上罐和底罐螺纹连接。
其中,中片设于底罐上端。
优选地,进气孔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6个。
优选地,中片上设有5个或6个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风扇发挥抽气作用,用快速流动的空气介质将灸罐内艾条燃烧产生的热与烟置换出来,从而将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热烟、光进行分离,控制治疗的单一变量,可以研究艾灸的光的单独治疗作用,对帮助研究艾灸产生治疗作用的成分及机制具有现实意义;且可最大程度的保留艾条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可见光及不可见光,更加贴合传统艾灸的治疗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中:1-风扇、2-中片、3-艾条固定针、4-通孔、5-进气孔、6-第二防护网、7-顶罐、8-上罐、9-底罐、10-外接电源线、11-充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5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