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酵罐的顶部模块及其污泥高温好氧发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2410.2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0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尹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同创碧源水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 |
代理公司: | 11438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礼君;阚梓瑄<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003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槽 罐顶 罐体 排水管 发酵罐 本实用新型 水蒸气冷凝 锥形结构 冷凝水 高温好氧发酵 水蒸气 顶部开口 发酵反应 发酵过程 封闭罐体 罐体内壁 冷凝 污泥 产能 滑落 配置 水排 连通 体内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酵罐的顶部模块及其污泥高温好氧发酵设备。发酵罐的顶部模块包括罐顶、集水槽及排水管。罐顶设于罐体的顶部并封闭罐体的顶部开口,罐顶呈锥形结构;集水槽设于罐体内壁且位于罐顶下方,集水槽被配置为收集呈锥形结构的罐顶上滑落的水蒸气冷凝水;排水管一端连通于集水槽,另一端伸出罐体,排水管被配置为将集水槽收集的水蒸气冷凝水排出罐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酵罐的顶部模块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升至现有罐体的顶部冷凝为冷凝水后,避免冷凝水落入罐体内,提高了发酵反应的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封闭发酵处理的发酵罐的顶部模块及其污泥高温好氧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含水率80%污泥发酵技术中,一般采用的是槽式堆肥发酵、条垛式堆肥发酵或普通发酵罐。
槽式堆肥发酵是将污泥与辅料(蘑菇渣、锯末、秸秆、生活垃圾等其它)及反混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用自卸车或铲车运送至发酵车间的地上或地下槽内进行好氧发酵,发酵过程中利用翻抛机或翻推机进行定期翻抛。
条垛式堆肥发酵是将污泥与辅料(蘑菇渣、锯末、秸秆、生活垃圾等其它)及反混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用自卸车或铲车运送至发酵车间或露天场地以长条形式堆放发酵,无供氧系统的同样采用定期翻推供氧,发酵罐发酵是将污泥与菌剂、蘑菇渣、及反混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用铲车运送至提升料斗内,由提升料斗将污泥送入罐顶入料口然后落入罐体内进行好氧发酵。
由于污泥成分特性和有机质高低不同一般需要发酵的污泥都须加入反混料和蘑菇渣、锯末、秸秆、生活垃圾等其它,市场上一些污泥发酵处置中心接收的含水率80%的污泥,一般还是采用槽式堆肥和条垛式堆肥工艺,需要设置多台翻抛机、推翻机。
对于污泥发酵工艺一般含水率的要求,需要把含水率控制在55%-65%之间,另外由于含水率80%的污泥成糊状透气率极低,所以要将大量的辅料或反混料和所需发酵的污泥混合。由于各地污泥有机质及含水率不同,有些投加辅料及反混料与80%污泥比例为1比1、1比1.5、1比2,部分地方1比3进行混合,达到污泥发酵所需含水率、碳氮比及有机物质能量。
将80%含水率的污泥发酵后得到含水率30%、35%、40%,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将1吨含水率80%污泥发酵至含水率40%,按照固体量不变1*(1-80)=0.2/(1-40%)=0.33去除的水份1-0.33=0.67吨水。所以部分污泥自身的能量不足,不能在预想的发酵周期内达到理想的效果,进而需要增加辅料调整含水率,所以反混料实际主要作用是与含水率80%的污泥混合后,降低发酵所需含水率;另一方面是部分微生物菌返回利用培养,而且槽式堆肥发酵和条垛式堆肥发酵的物料高度都受限制,原因是在底部曝气物料层不能太厚否则将影响通风、发酵,一般不高于1.5米基本都在0.6-0.8米,按小规模每天发酵处理100吨含水率80%污泥算,污泥及辅料占地面积太大,占地面积及投资成本过高,臭气很难收集,由于污泥本身复杂成份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味,导致对环境污染严重,对操作工人身伤害也很大。
并且槽式堆肥发酵和条垛式堆肥发酵空间太大,完全除臭达标排放成本高的离谱,多数为自然排出大气,部分项目即使有配套除臭也只是摆设而已,因发酵一吨污泥每小时所需空气量约110m3空气部分空气给好氧微生物吸收,大部分空气是用来带走水分,而且翻抛往往不是完全均匀导致部分成品料出现未腐熟发酵的物料有大块状和颗粒状等,部分企业将未腐熟的有机物料直接烘干进行造粒,进而影响了有机物发酵物料的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同创碧源水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同创碧源水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2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渗膜泥浆深度脱水系统和基础设施
- 下一篇:一种玻璃钢化化粪池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