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扣合式双向皮肤外牵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1109.X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4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敏 |
主分类号: | A61B17/08 | 分类号: | A61B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10068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套 卡杆 克氏针 前后对齐 扣合式 螺纹柱 牵张器 卡块 对称安装 皮肤 通孔 本实用新型 固定横杆 螺接配合 旋转旋钮 块移动 两侧壁 螺纹孔 内侧壁 贯穿 侧壁 卡齿 开槽 框槽 上卡 下端 挡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扣合式双向皮肤外牵张器,包括固定横杆,两个前后对齐的所述L形支撑杆内侧壁对称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顶部和底部中间对称安装有框槽,所述螺纹柱的下端贯穿开槽固定安装有卡块,且前后对齐的两个通孔之间贯穿有克氏针,靠近所述固定套处的克氏针侧壁上设有卡杆,且卡杆位于固定套内,所述卡杆的两侧壁均设有位于卡块内侧的卡齿。本扣合式双向皮肤外牵张器,通过把克氏针插入至前后对齐的两个L形支撑杆上的通孔内,在手持克氏针向左,使卡杆插入至固定套内部,在旋转旋钮,利用螺纹柱和螺纹孔的螺接配合,把螺纹柱下方的卡块移动至卡杆上卡齿的外侧,使卡块能挡住卡齿,此刻使卡杆不会在固定套内部发生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扣合式双向皮肤外牵张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皮肤外牵张技术被引入临床治疗这类难以直接缝合的伤口。原理是利用皮肤的松动性和可延展性,使用外牵张器将伤口两侧的皮缘向中心牵拉,逐步缩小伤口,最终缝合消除创面。目前采用的牵张器常需借助线绳等辅助装置加紧固定,固定性不好,易造成受力点皮肤撕裂,导致二次伤害,增加病人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合式双向皮肤外牵张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扣合式双向皮肤外牵张器,包括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横杆的内侧壁均等距安装有四个定位杆,每个所述定位杆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套,且前后对齐的滑套顶端对称焊接有L形支撑杆,两个前后对齐的所述L形支撑杆内侧壁对称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顶部和底部中间对称安装有框槽,所述固定套的顶部和底部中间开设有位于框槽槽口侧端的开槽,所述开槽侧端的框槽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设有与之相适配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下端贯穿开槽固定安装有卡块,前后对齐的所述L形支撑杆上对应位置处设有通孔,且前后对齐的两个通孔之间贯穿有克氏针,靠近所述固定套处的克氏针侧壁上设有卡杆,且卡杆位于固定套内,所述卡杆的两侧壁均设有位于卡块内侧的卡齿,且卡齿的形状为三角形。
此项设置通过把克氏针插入至前后对齐的两个L形支撑杆上的通孔内,在手持克氏针向左,使卡杆插入至固定套内部,利用螺纹柱和螺纹孔的螺接配合,把螺纹柱下方的卡块移动至卡杆上卡齿的外侧,使卡块能挡住卡齿,此刻使卡杆不会在固定套内部发生脱落,实现了两个滑套的固定连接,进而实现了两个固定横杆的连接,保证了患者两侧皮肤受力的一致性。
优选的,所述螺纹柱的外端焊接有旋钮,且旋钮的形状为圆形。
此项设置旋钮能方便的旋转螺纹柱。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侧壁焊接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位于克氏针的外侧部。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长度比开槽的长度小十毫米,所述卡块的宽度也比开槽的宽度小十毫米。
优选的,所述滑套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定位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扣合式双向皮肤外牵张器,通过把克氏针插入至前后对齐的两个L形支撑杆上的通孔内,在手持克氏针向左,使卡杆插入至固定套内部,在旋转旋钮,利用螺纹柱和螺纹孔的螺接配合,把螺纹柱下方的卡块移动至卡杆上卡齿的外侧,使卡块能挡住卡齿,此刻使卡杆不会在固定套内部发生脱落,本实用新型使的前后对齐的两个滑套可以固定连接在一起,故实现了两个固定横杆的连接,不再需要借助于绑线等辅助工具,保证了两侧皮肤受力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固定横杆1跟皮肤之间要保持2公分,要不然皮肤会有创伤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敏,未经刘建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11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