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净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7745.5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8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刚;韩玉维;张如意;江浩;单选户;任绍华;白云峰;初炜;刘洋;王天博;徐大融;姜圆;冯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6;B01D53/90;B01D53/56;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金卫文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反应器 脱硝反应器 进料口 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再生反应器 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 烟气出口 烟气净化 外部大气环境 烟气进口 依次设置 运输效率 装置运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脱硝反应器、脱硫反应器和再生反应器,其中,所述脱硝反应器的出料口与所述脱硫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脱硫反应器的出料口与所述再生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再生反应器的出料口同时与所述脱硫反应器的进料口和所述脱硝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脱硫反应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相连通,所述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与外部大气环境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物料的运输效率和烟气净化处理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整个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厂锅炉、钢铁冶炼烧结等工业烟气的脱硫脱硝技术中,炭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工艺,因其具备脱硫脱硝效率高、节约水源、无二次污染且可实现硫的资源化利用等优点而得到行业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
该炭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工艺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炭基催化剂的吸附催化作用来实现对烟气的脱硫脱硝处理,其主要涉及的核心装置为烟气脱硫脱硝反应器装置和对饱和的炭基催化剂进行再生恢复的再生器装置。而脱硫脱硝反应器装置及再生器装置之间的管道的连接方式,包括炭基催化剂物料的输送路线以及烟气的流动线路等,这些将直接影响到炭基催化剂物料的输运效果、烟气处理净化的效果,以及整个装置的安全运行。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脱硫脱硝反应器装置及再生器装置之间的管道的连接方式或多或少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导致炭基催化剂物料的输运效率较低、烟气处理净化的效率较低,甚至导致整个装置运行的安全稳定性较差。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希望寻求一种结构更为合理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以提高脱硫脱硝物料的运输效率和烟气处理净化的效率,同时提高整个装置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脱硫脱硝物料的运输和烟气处理净化的效率,同时提高整个装置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脱硝反应器、脱硫反应器和再生反应器,其中,脱硝反应器的出料口与脱硫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脱硫反应器的出料口与再生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再生反应器的出料口同时与脱硫反应器的进料口和脱硝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脱硫反应器的烟气出口与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相连通,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通过烟囱与外部大气环境相连通。
进一步地,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补料装置,补料装置的出料口与脱硫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补料装置的进料口与再生反应器的出料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补料装置可通过进料口补充新料。
进一步地,补料装置位于脱硫反应器与脱硝反应器之间的上部区域。
进一步地,再生反应器设置了旁路烟道,再生反应器的进料口通过该旁路烟道(即输料管路)与再生反应器的出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与脱硫反应器的烟气进口相连的烟气换热装置。
进一步地,脱硝反应器还包括设置在连接脱硫反应器的烟气出口与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入口的烟道中的喷氨装置。
进一步地,脱硫反应器和脱硝反应器均包括位于相应的反应器内且沿相应的反应器的横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炭基催化剂层。
进一步地,脱硫反应器内的炭基催化剂层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脱硝反应器内的炭基催化剂层的个数。
进一步地,脱硫反应器的烟气进口的位置低于脱硫反应器的烟气出口的位置,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的位置低于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的位置,即两个反应器均采用烟气下进上出的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77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SCR法脱除废气中氮氧化物的系统
- 下一篇:船舶废气脱硫脱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