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织物缝头感应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7441.9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3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昊;苏艳;唐考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如年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3/00 | 分类号: | D06H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22003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臂 缝头 角位移传感器 同步辊 感应识别装置 同步带轮 同步带 撑挡 拉簧 本实用新型 导布辊 角位移 压辊 支架 感应识别 降低设备 全自动化 人工费用 自动识别 轴连接 布匹 壁相 绕过 调试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织物缝头感应识别装置,包括转臂、同步辊、撑挡、同步带轮、角位移传感器、角位移支架、拉簧、同步带、压辊和导布辊;同步辊和导布辊均固定在机架上,同步辊两端均设有转臂,转臂一端与同步辊相连接,转臂另一端与撑挡相连接;所述撑挡上设有压辊,同步带一端与转臂一侧壁相连接,同步带另一端绕过同步带轮后与拉簧一端相连接,拉簧另一端固定于转臂上;角位移支架上设有角位移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与同步带轮相同轴连接;本实用新型织物缝头感应识别装置通过角位移传感器自动识别缝头,实现了全自动化,无需人工看管,降低设备使用单位的人工费用,适用不同厚度布匹的缝头感应识别,适用范围广,换布种生产时调试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后整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织物缝头感应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后整理过程是连续的过程,每匹布之间通过缝头连接,连接处的缝头高度比布面高度高,需要人工查看缝头,以便缝头通过机台时,对机台进行操作,让缝头顺利通过机台,从而避免缝头对机台设备造成损伤,人工观察检测,工作强度大,漏检多。
原有的一种杠杆式缝头检测机构,通过杠杆放大缝头通过时产生的线位移,触动与之相连的行程开关,这种机构结构简单,但可靠性低,难以应对不同厚度的布匹缝头产生的线位移也不同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应变灵活、且运转稳定可靠的织物缝头感应识别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织物缝头感应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臂、同步辊、撑挡、同步带轮、角位移传感器、角位移支架、拉簧、同步带、压辊和导布辊;所述同步辊和导布辊均固定在机架上,同步辊位于导布辊的上方,且同步辊与导布辊相平行;所述同步辊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臂,转臂的一端与同步辊相转动连接,转臂的另一端与撑挡相固定连接,撑挡将两个转臂连接固定;所述撑挡上设置有压辊,压辊紧贴导布辊,压辊可带动转臂绕着同步辊的轴心转动;所述同步带的一端与转臂的一侧壁相固定连接,同步带的另一端绕过同步带轮后与拉簧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拉簧的另一端固定于转臂上,位于同步带的同一固定点;所述角位移支架固定在机架上,角位移支架上设置有角位移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与同步带轮相同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角位移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同步辊和导布辊均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
优选地,所述撑挡上设置有支架,支架通过轴承固定有压辊。
优选地,所述撑挡通过螺栓将两个转臂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转臂呈倒L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织物缝头感应识别装置通过角位移传感器自动识别缝头,实现了全自动化,无需人工看管,降低设备使用单位的人工费用。
(2)本实用新型织物缝头感应识别装置适用不同厚度布匹的缝头感应识别,适用范围广,换布种生产时调试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织物缝头感应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织物缝头感应识别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如年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如年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74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布料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剖布验布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