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拔的空心方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7413.7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5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姚根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康立德构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戚小琴 |
地址: | 314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拔 凸条 柱体 本实用新型 空心方柱 长度方向设置 柱体横截面 中心通孔 钢筋笼 体内部 侧壁 端板 基桩 浇筑 坚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拔的空心方柱,涉及基桩技术领域,其包括柱体与浇筑于柱体内部的钢筋笼,所述柱体的中央为横截面呈圆形的中心通孔,所述柱体的四个侧壁均设置有抗拔出凸条,所述抗拔凸条包括沿柱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凸条,每两条所述第一凸条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凸条,所述柱体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柱体横截面相同的端板。本实用新型结构坚固且具有较强的抗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种一种抗拔的空心方柱。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建设,高层和超高建筑的日益增多,对桩基础的承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桩基础的承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桩基础的承载和抗拔能力也日益突出。
现有的预制桩基础主要有端承桩和摩擦桩两种形式,特别是对于摩擦柱型桩主要靠桩体表面与土层的摩擦力来提高竖向承载力的桩基础。
但目前普遍使用的表面光滑的预制桩,不利于提高桩身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导致其抗拔能力较弱。
因此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拔的空心方柱,其具有较强的抗拔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拔的空心方柱,包括柱体与浇筑于柱体内部的钢筋笼,所述柱体的中央为横截面呈圆形的中心通孔,所述柱体的四个外侧壁均设置有抗拔出凸条,所述抗拔凸条包括沿柱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凸条,每两条所述第一凸条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凸条,所述柱体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柱体横截面相同的端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柱体外侧壁的第一凸条与第二凸条,增大柱体与土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柱体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提升方柱的抗拔能力,在提升方柱抗拔能力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方柱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凸条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条第一凸条,若干所述第二凸条首尾相连与所述第一凸条组成若干个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条与第二凸条组成若干个三角形,提升抗拔凸条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提升方柱的整体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体的空心圆周内壁竖直设置有若干第三凸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方柱空心内壁与土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方柱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方柱的抗拔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凸条、第二凸条与第三凸条的边角呈弧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第一凸条、第二凸条、第三凸条的边角由于角度过小受到破碎,提升抗拔凸条的边角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笼包括沿柱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主筋,所述主筋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端板,每两根相邻主筋间设置有若干呈圆形的副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筋固定连接于端板,提升方柱的整体稳定性,通过圆形的副筋进一步对主筋进行加固,加强柱体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筋的左右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根相邻的主筋,且上下两个相邻副筋固定连接,且靠近端板的副筋均固定连接于端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形的副筋固定连接于主筋,且上下两个副筋固定连接,提升钢筋笼的整体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板与柱体的连接部设置有套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端板与桩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体四边转角呈圆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康立德构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康立德构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74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础空心方柱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