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6877.6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8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秦明亮;孙强;秦连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芯 吹扫管 自清洁 油气分离装置 储气罐 本实用新型 吹扫机构 分离本体 控制元件 油滴 发动机 油气分离效果 动力设备 滤芯堵塞 内部通路 吹落 通断 连通 集聚 残留 体内 保证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清洁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属于动力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清洁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本体和吹扫机构,分离本体的壳体内设置有滤芯,吹扫机构包括储气罐、吹扫管和控制元件。通过利用控制元件控制吹扫管的通断,能够在吹扫管的内部通路连通时,储气罐内的气体自动通过吹扫管进入滤芯内部,将滤芯上残留的油滴吹落,从而实现滤芯的自清洁,避免集聚在滤芯的油滴过多将滤芯堵塞,不仅有利于降低更换滤芯所需的维护成本,还能够保证滤芯的油气分离效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清洁油气分离装置及包括该自清洁油气分离装置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油气分离器是一种能够对曲轴箱中的油气混合物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油通过管路流回至油底壳,将分离后的气体排至大气的装置。油气分离器是曲轴箱通风系统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发动机可靠性能和排放性能。
滤芯是油气分离器内执行油气分离的关键部件,随着滤芯使用时间的增长,其内集聚的油越来越多,因此滤芯很容易发生堵塞,从而导致油气分离器失效,进而导致发动机的机油消耗增加以及曲柄箱内压力升高,严重影响了发动机内润滑系统的正常使用,使发动机的性能下降。
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滤芯堵塞后更换滤芯,将滤芯中的滤棉取消,利用加大油气混合气接触面积增强液化的原理实现油气分离,该种方法虽然能够避免更换滤芯,但是实际过滤效果非常有限,会造成机油消耗增多,且在曲轴箱内压力过高时,高压难以得到缓解,很容易引发发动机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清洁油气分离装置,使用成本低、可靠性高、且能够实现滤芯的自动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能够实现自动清洁,使用成本低,可靠性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清洁油气分离装置,包括:
分离本体,所述分离本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滤芯,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油气进口、出气口以及回油口,所述油气进口与所述滤芯的内部连通;
吹扫机构,所述吹扫机构包括储气罐、吹扫管和控制元件,所述吹扫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气罐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滤芯内,所述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吹扫管的通断。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元件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和电磁开关阀,所述电磁开关阀设置在所述吹扫管上,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电磁开关阀通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吹扫管伸入所述滤芯的一端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上设置有喷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喷气孔的个数为多个。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喷气孔沿所述喷嘴的周向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顶盖,所述底壳的顶部开口,所述顶盖盖设在所述底壳的顶部开口处。
作为优选,所述油气进口设置在所述顶盖上。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底壳的侧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回油口设置在所述底壳的锥状底上。
一种发动机,包括点火机构,还包括上述的自清洁油气分离装置,所述点火机构的点火开关与所述控制元件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6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置超声波机油液位传感器的新型机油盘
- 下一篇:一种油气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