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油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3278.9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0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洪啸虎;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 |
主分类号: | B67C11/02 | 分类号: | B67C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徐莉娜 |
地址: | 212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油 漏斗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漏斗加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油时可以同时排气的加油漏斗。一种加油漏斗,包括漏斗本体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漏斗本体的壁内,所述漏斗本体的壁内与排气管相通的位置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相比较现有技术,漏斗底部设有排气管,同时漏斗壁内设有与排气管想通的通孔,油箱内的空气进入排气管,然后通过漏斗的壁内的通孔排出,减小了油箱内的压力,具有加油和排气同时进行功能,从而使加油时,油能快速进入装有的容器内;漏斗底端采用斜面,且漏斗的壁内设有多个从上至下的排气通孔,以便更快地排出空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漏斗加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油时可以同时排气的加油漏斗。
背景技术
在加油过程中油漏斗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装置,通过漏斗进行加油时,在向漏斗中倒油时,因油枕容器内外压力不同而出现油不能迅速或流速过慢流入油枕容器中,具体表现为加油口受漏斗遮挡,油箱内的空气受到挤压从而产生正压,当油箱内压力与漏斗内润滑油的重力相等时,润滑油无法在漏斗管内向下流动,产生加油不畅的问题,需要拔出漏斗排出油箱内的空气,才能继续加油;使加油人员加油时间过长,容易疲劳,降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不停地插拔漏斗过程中容易造成润滑油泄露,污染工作现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加油漏斗加油过程中由于压力原因无法顺利加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款可在加油过程中排气的加油漏斗,避免造成加油不畅的问题。基于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油漏斗,包括漏斗本体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漏斗本体的壁内,所述漏斗本体的壁内与排气管相通的位置设有通孔。漏斗本体的内壁设有一个通孔,通孔的下端连接设有排气管,在加油过程中,油箱中的空气通过排气管进入漏斗的内壁中,然后通过排气管内壁的通孔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为排气软管。排气管为排气软管,方便收放。
进一步地,所述漏斗本体的壁内设有若干从上至下的通孔。油箱中的空气从通孔的下端进入,然后从上端排出,从而减小了油箱内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漏斗本体分为头部和颈部,所述颈部的横截面为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漏斗本体一体化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漏斗本体的下端为斜面。
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漏斗底部设有排气管,同时漏斗壁内设有与排气管想通的通孔,油箱内的空气进入排气管,然后通过漏斗的壁内的通孔排出,减小了油箱内的压力,具有加油和排气同时进行功能,从而使加油时,油能快速进入装有的容器内;
(2)漏斗底端采用斜面,且漏斗的壁内设有多个从上至下的排气通孔,以便更快地排出空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漏斗壁内通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漏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漏斗中漏斗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漏斗本体,11-头部,12-颈部,13-通孔,2-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32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质笔记本型便携式电脑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光伏密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