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控制与保护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2753.0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8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宸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警察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H01H71/10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10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动件 集成线路板 行程开关 接线端子 开关主体 电连接 控制行程开关 本实用新型 产品生产 传统线路 电压不足 复位弹簧 过压保护 变小 壳体 联动 启闭 欠压 压杆 配合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控制与保护开关,开关主体一侧设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集成线路板,所述集成线路板一端设有四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集成线路板电连接,还包括十个行程开关,所述十个行程开关均与集成线路板电连接,还包括用于控制行程开关启闭的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和第三联动件,第一联动件与其中八个行程开关配合,第二联动件和第三联动件分别与另外两个行程开关配合,本产品通过将传统线路连接改成集成线路板,使产品生产安装更加方便,产品体积也变小,结构更加简便,并通过第一联动件与开关主体的压杆联动,去除了复位弹簧,即使在电压不足的情况下,产品依旧能够正常使用,提高了开关的欠压过压保护的安全性,非常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控制与保护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控制与保护开关都是通过三个接线盒分别接线,内部形成开关均通过导线连接,非常杂乱,而且接线复杂,行程开关分别装在三个接线盒内,行程开关的启闭都是通过弹性复位开关实现的,而多个弹性复位开关均通过开关主体的压杆压动,因为弹性复位开关设有复位弹簧,自身具有一定弹性,如出现电压不足的情况下,压杆则无法将弹性复位开关压下,导致产品无法正常使用,存在较多弊端,所以需要一种新型控制与保护开关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控制与保护开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控制与保护开关,包括开关主体,所述开关主体一侧设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集成线路板,所述集成线路板一端设有四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集成线路板电连接,还包括十个行程开关,所述十个行程开关均与集成线路板电连接,还包括用于控制行程开关启闭的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和第三联动件,第一联动件与其中八个行程开关配合,第二联动件和第三联动件分别与另外两个行程开关配合,所述集成线路板上设有插针,开关主体一侧设有供插针插入的通电插孔,集成线路板通过插针与开关主体的通电插孔插接形成通电回路,所述的第一联动件与开关主体的压杆联动配合,第二联动件与开关主体的脱扣开关联动配合,第三联动件与开关主体的跳杆联动配合。
其中八个行程开关两两对应排列设置,且壳体位于八个行程开关之间设有供第一联动件滑动的凸起,行程开关上均设有弹性启闭块,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触动部和联动部,所述联动部设有卡槽,联动部通过卡槽与开关主体的压杆卡接配合联动,所述触动部设有八个与行程开关的弹性启闭块配合的触动面,所述触动面两侧设有起到供弹性启闭块导向作用的导向面,第一联动件通过联动部与行程开关的压杆联动,第一联动件的触动面与行程开关的弹性启闭块配合实现启闭。
所述壳体设有用于装配第二联动件的装配槽,所述的第二联动件装配在壳体上且与壳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当脱扣开关脱扣后,第二联动件通过复位弹簧复位,同时,第二联动件与行程开关的弹性启闭块分离,行程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壳体通过螺钉与开关主体装配。
所述开关主体一侧设有供第一联动杆的联动部穿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控制与保护开关,本产品通过将传统线路连接改成集成线路板,使产品生产安装更加方便,产品体积也变小,结构更加简便,并通过第一联动件与开关主体的压杆联动,去除了复位弹簧,即使在电压不足的情况下,产品依旧能够正常使用,提高了开关的欠压过压保护的安全性,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线路板和行程开关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联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警察学院,未经浙江警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27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