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结烟气混风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1848.0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6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平;刘国军;李杰;王慧霞;毕秀荣;刘铁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晟龙伟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蜗壳 直筒 旋流风 烟气 本实用新型 烧结烟气 混风器 出口法兰 工况参数 工作场合 加工方便 交叉混合 内部相通 入口法兰 烧结循环 通用性强 轴线垂直 含氧量 烧结 垂直风 环冷机 接入环 烧结机 烟气量 法兰 冷机 冷气 内端 气罩 外端 能耗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结烟气混风器,包括直筒和蜗壳,直筒的两端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所述出口上分别设有入口法兰、出口法兰;蜗壳的外端设有冷气法兰,轴线与所述直筒的轴线垂直,内端与所述直筒的内部相通。本实用新型,蜗壳用于接入环冷机烟气,环冷机烟气在蜗壳内形成旋流风,旋流风与来自烧结机的垂直风交叉混合,混风效果更好,含氧量分布更加均匀,利于控制烧结质量;旋流风可带动烧结循环烟气向下部的布气罩内运动,节省能耗;不受烟气量大小、成分等工况参数限制,通用性强,适合多种工作场合;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结烟气混风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将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发展,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二氧化硫作为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减排成为我们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烧结系统的烟气排放存在烟气量大、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且波动范围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大等特点。
烧结机适用于大型黑色冶金烧结厂的烧结作业,它是抽风烧结过程中的主体设备,可将不同成份,不同粒度的精矿粉,富矿粉烧结成块,并部分消除矿石中所含的硫,磷等有害杂质。烧结机按烧结面积划分为不同长度不同宽度几种规格,用户根据其产量或场地情况进行选用,烧结面积越大,产量就越高。
烧结烟气外排主要是分为两大类:一是不循环使用,直接接后续除尘、脱硫装置,另外一类是循环使用。其中循环使用又分为内循环工艺和外循环工艺,现在普通应用的是内循环工艺。内循环工艺在风箱支管取风,可选择性地选取高温、富氧的风箱废气加以循环使用,操作灵活,可避免循环气流短路、重复循环,一旦建立起初始的风氧平衡关系后,生产即处于稳定,相比常规烧结过程改动量多,固定投资高,更适用于新建项目。外循环工艺在主抽风机后烟道取风,虽无法避免烟气一次循环后的再生效应对烧结生产的影响,但只需外配1台小功率引风机即可,相比常规烧结无需较多改动,更适用于改造项目。不论内循环工艺还是外循环工艺,均需要使用混风器。
采用混风器将环冷机的烟气和烧结机的烟气混合,但现有的混风器采用直筒型,添加的环冷机烟气与烧结循环烟气混合不均,无法精确控制烧结过程中的氧含量,造成烧结过程中横断面烧结速度不一致,影响烧结质量的问题。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混风器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方便控制氧含量,提高烧结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混风器的结构存在混风效果差、不易控制氧含量,导致烧结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烧结烟气混风器,包括:
直筒,两端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所述出口上分别设有入口法兰、出口法兰;
蜗壳,外端设有冷气法兰,轴线与所述直筒的轴线垂直,内端与所述直筒的内部相通。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蜗壳包括直管部和弯管部,所述弯管部的半径大于所述直筒的半径。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弯管部的半径为所述直筒的半径的1.2~2倍。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直管为方形管。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入口上设有缩颈部,所述入口法兰设置在缩颈部上。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蜗壳设置在所述直筒靠近所述入口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蜗壳用于接入环冷机烟气,环冷机烟气在蜗壳内形成旋流风,旋流风与来自烧结机的垂直风交叉混合,混风效果更好,含氧量分布更加均匀,利于控制烧结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晟龙伟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晟龙伟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18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炭黑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产隔热石膏板的余热回收节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