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海采矿用防缸体变形的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1113.8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2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田成海;姬强;吴秀春;王通;王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纳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4 | 分类号: | B65D90/04;B65D90/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缸外壳 油缸 缸体 本实用新型 多层结构 气体夹层 深海采矿 变形的 加固箍 进油口 上表面 支撑脚 内壳 坚固 外表面中间位置 表面设置 不易变形 螺栓固定 气压维持 完全分离 油缸结构 右侧位置 报警器 储油缸 强度比 气腔 泄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海采矿用防缸体变形的油缸,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油缸外壳,所述油缸外壳的上表面位于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油口,所述油缸外壳的上表面靠近进油口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油缸外壳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加固箍。本实用新型加固箍使此油缸结构连接精固,采用多层结构,使得油缸的缸体强度比现有缸体更坚固,更不易变形,油缸采用多层结构,使储油缸内壳和外层完全分离,油缸外壳表面设置有气孔,气体夹层形成气腔,气体夹层内的气压维持在正常压,可以使油缸更加坚固,当油缸内壳或油缸外壳局部发生损坏时,也可以避免造成因泄漏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油缸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深海采矿用防缸体变形的油缸。
背景技术
深海采矿是为在4000~6000米水深的大洋底开采锰结核矿床而设计的采矿方法。主要有连续链斗开采系统、流体开采系统和穿梭开采系统三种采矿法,已在不少发达国家研制和试采,但还未开始商业性应用。深海采矿需要用到承载他的油缸,现有的油缸按材质可分金属油缸和非金属油缸;按所处位置可分地下油缸、半地下油缸和地上油缸;按安装形式可分立式、卧式;按形状可分圆柱形、方箱形和球形。
现有油缸的缸壁一般都是单层的,且遭到碰撞时容易变形,导致储存的物体泄漏,从而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深海采矿用防缸体变形的油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海采矿用防缸体变形的油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海采矿用防缸体变形的油缸,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油缸外壳,所述油缸外壳的上表面位于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油口,所述油缸外壳的上表面靠近进油口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油缸外壳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加固箍,所述油缸外壳的下方设置有出油口,所述油缸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油缸内壳,所述油缸内壳的顶端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油缸内壳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外表面覆盖有气体夹层,所述气体夹层外表面设置有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覆于油缸外壳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脚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所述支撑脚分别均匀等分的安装与油缸外壳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油口共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油缸外壳的底部,且另一端嵌于油缸内壳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油缸内壳为一种由防腐钢材制成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塑料薄膜是一种由PET制成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油缸外壳是一种由玻璃钢制成的构件,且油缸外壳上设置有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更方便安全,操作简单,坚固耐用,节能环保本,加固箍的设置使此油缸结构连接精固,采用多层结构,使得油缸的缸体强度较之现有技术缸体更高,缸体更加稳定不易变形,油缸外壳表面设置有气孔,通过气孔向塑料薄膜之间形成的间隙中注入压力空气,通过气体压力,使储油缸内壳和外层完全分离,气体夹层形成后封住空气,气体夹层内的气压维持在正常压,可以使油缸更加坚固,不易变形,此外,当油缸内壳或油缸外壳局部发生损坏时,也可以避免造成因泄漏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液位传感器感的设置可以及时的知道桶内注入量是否到达最大限制量,若到达最大限制量时,会传输到报警器,报警器的设置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停止进油,两个出油口的设置,可以更快速的出油,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深海采矿用防缸体变形的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深海采矿用防缸体变形的油缸中内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纳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纳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11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保温装置的液体外加剂储存罐
- 下一篇:一种用于筒式仓顶部的粮情检查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