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刺伤输液袋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0167.2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6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曲广新;魏叶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广新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 |
代理公司: | 43005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赞希 |
地址: | 116021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袋 保护壳 防刺 防护气囊 出液口 针头 防护网 连通管 本实用新型 防刺伤 刺破 内壁 碰触 注药 连通 防护 贯通 阻挡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防刺伤输液袋包括:保护壳、防护气囊、输液袋、防刺接头、连通管、出液口和防护网。所述输液袋固定于所述保护壳的内部,所述输液袋外套接有所述防护气囊,所述防护气囊与所述保护壳的内壁固定,所述输液袋连通所述防刺接头,所述防刺接头贯穿所述保护壳,所述防刺接头固定于所述保护壳所述防刺接头上设置有连通管和出液口。所述保护壳为所述输液袋提供一定的防护,所述保护壳与所述输液袋之间设置的防护气囊,能够避免所述输液袋与所述保护壳接触,所述防刺接头内设置所述防护网,能够阻挡针头,避免针头贯通所述出液口碰触到所述输液袋,从而避免注药时针头刺破所述输液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刺伤输液袋。
背景技术
目前输液袋在应用时可以不向袋内通入空气,利用液体重力以及大气压力压缩袋体就能够使得液体输_出,所以无需额外插接带有通气孔的输液管,能够避免药物被污染,所以治疗中输液袋的应用越来越多。
目前输液时往往需要将多种药物进行混合配伍,需要使用针筒吸取药物从输液袋的输液接头将药物注入输液袋中,注药过程中,医生一手持输液接头,一手持针筒向输液袋注药。
使用针筒向输液袋内注药时,有时针筒插入过长导致针头能够穿过输液接头,而多数的输液袋由于自身呈柔性,输液袋有碰触到针头的危险,而一旦输液袋碰触到针头,可能造成输液袋本身被刺破,有时医生的操作疏忽会导致针头与输液袋碰撞,导致针头将输液袋扎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针头穿刺新型防刺伤输液袋。
下面对所述新型防刺伤输液袋进行具体说明,一种新型防刺伤输液袋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外形呈底面为梭形的柱状,其中,
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输液袋,所述保护壳上设置由通气孔,保证所述保护壳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输液袋的顶部与所述保护壳内侧的顶部连接,使得所述输液袋悬挂于所述保护壳内部,所述输液袋外侧与所述保护壳内侧之间设置有多个防护气囊,相邻的所述防护气囊之间通过气管连通,所述气管设置于所述气囊的一端,位于最顶部的所述防护气囊通过进气管贯穿所述保护壳,所述进气管设置有第一密封塞;
所述输液袋的底部通过防刺接头贯穿所述保护壳,所述防刺接头与所述保护壳之间固定,所述防刺接头贯通设有呈倒置漏斗形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中部设置有防护网,所述出液口的开口处设置第二密封塞,所述出液口一侧的所述防刺接头内设置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贯通所述防刺接头连通所述输液袋,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防护气囊呈梭形环状,所述气囊套接于所述输液袋的外侧,所述梭形环的外侧与所述保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相邻的所述梭形环之间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塞和所述第三密封塞通过软条固定连接于所述保护壳。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顶部设置有挂耳。
优选的,所述防刺接头的5cm-7cm。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塞、第二密封塞和第三密封塞均呈T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塞、第二密封塞和第三密封塞均设置于所述保护壳内部,所述保护壳分别螺接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防刺接头。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的内径等于注射器出口的外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防刺伤输液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广新,未经曲广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01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