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享颈枕、单体颈枕和分享颈枕使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5494.9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7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仟羽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00 | 分类号: | G07F17/00;A47G9/10 |
代理公司: | 宁波理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4 | 代理人: | 王丽芳;张超 |
地址: | 315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枕 使用空间 使用系统 第一端 本实用新型 分开使用 侧面 外侧面 拱形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享颈枕、单体颈枕和分享颈枕使用系统,其中所述分享颈枕包括两个单体颈枕,其中所述单体颈枕至少一端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单体颈枕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单体颈枕的主体部分自所述第一端拱形地延伸至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单体颈枕具有一内侧面和一外侧面,其中所述内侧面形成一使用空间,以使所述分享颈枕分开使用时形成两个所述使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享颈枕、单体颈枕和分享颈枕使用系统。
背景技术
颈枕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比如在办公室休息、在乘车或者乘坐飞机出行时,人们都喜欢使用颈枕,作为辅助休息或者减缓颈部疲劳的工具。
颈枕通常是由一些弹性材料制成的,比如记忆海绵,当其被使用时,应承受的压力而产生弹性变形,而当压力去除后,恢复其原来的形状。也为了满足基本的支撑需求,其通常被配置为预定的结构形态,比如U型结构,且具有较大的体积。城市写字楼中办公的白领久坐在办公桌前,容易造成身体的损害,尤其是颈椎等身体部位。当人们在办公或者出行时,佩戴颈枕能够维持头部和颈部的位置,使得人们在工作过程中想要休息时候能够获取一个舒适温暖的支撑。
另一个方面,一个颈枕的支撑效果通常适用于使用者的颈部,而在多种情况下,例如出行状态中的座位中,使用者可能仅仅需要将头部依靠在窗边或者桌子上,一般U型结构的颈枕的支撑面积主要是在内侧面,而单单依靠则是通过颈枕的外侧面,而外侧面的面积不足以支撑整个头部。或者说当使用者想要将颈枕垫在其他部位,由于其支撑面积的固定和局限,无法适于更多的使用场景。
一般地,单个颈枕仅适用于一个人适用,也就是说,颈枕包括一个使用状态,使得使用者仅能够佩戴在颈部适用,并且不适于其他的使用方式。换句话说,当使用者仅仅是想要通过颈枕贴靠在墙边,而这种方式很难正常地实现。当多个人同时需要颈枕来休息,单个颈枕很难实现多个人同时使用的情况。另外,户外活动中例如人们在草地上休憩,一个颈枕则不适用这种情况,而单独带个枕头相对较为麻烦。并且,一般的颈枕,只有一个使用空间,这个使用空间也只适于单个使用者的使用。
另外,颈枕的形状一般为U型一体的形状,当遇到狭小空间中的使用时,或者是仅需要颈部一侧的支撑,使用者很难改变颈枕的形状以适于当前的支撑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分享颈枕、单体颈枕和分享颈枕使用系统,其中所述分享颈枕具有至少一使用空间,所述分享颈枕能够变形以获得另一使用空间,使得所述分享颈枕能够同时被多个使用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分享颈枕、单体颈枕和分享颈枕使用系统,其中所述分享颈枕能够进行分体操作,所述分享颈枕能够形成至少两个单体颈枕,以使得所述分享颈枕能够形成两个分离的使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分享颈枕、单体颈枕和分享颈枕使用系统,其中所述分享颈枕的所述单体颈枕之间的距离可伸缩,以适应不同距离的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分享颈枕、单体颈枕和分享颈枕使用系统,其中所述分享颈枕之间通过一可分离部件连接,使得所述分享颈枕能够被分开为不同的单体颈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分享颈枕、单体颈枕和分享颈枕使用系统,其中所述分体颈枕能够为所述使用者的颈部提供单侧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分享颈枕、单体颈枕和分享颈枕使用系统,其中所述分享颈枕能够转变多种使用状态,使得一个分享颈枕能够具有多种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分享颈枕、单体颈枕和分享颈枕使用系统,其中所述分享颈枕的所述单体颈枕设置有一可转动部件,使得所述单体颈枕能够相互转动以改变所述分享颈枕的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仟羽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仟羽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54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综合控制智能计费管理单元
- 下一篇:电源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