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完整构件的三维打印接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1069.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3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高佩宝;董建新;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53 | 分类号: | B29C64/153;B29C64/24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8 | 代理人: | 王胜利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艺垫板 坡口 本实用新型 接缝结构 三维打印 去除 成形连接 后续工序 机械加工 连接部位 底端 熔合 打磨 预留 变形 融合 预防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完整构件的三维打印接缝结构,包括:工艺垫板和至少两个完整构件;至少两个完整构件之间连接,且至少两个完整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坡口;工艺垫板设置于坡口的下方,且工艺垫板连接完整构件的坡口,工艺垫板与坡口的连接部位预留特定间隔,以使坡口不与工艺垫板接触。本实用新型为预防完整构件的成形连接过程中工艺垫板变形留足了余量,又使连接坡口底端与连接增材部位充分结合融合以防止未熔合缺陷的产生,而且可以确保在机械加工去除工艺垫板工序中,工艺垫板完全去除干净,为后续工序打磨渗透降低了难度节省了工序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维打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完整构件的三维打印接缝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的融合,成就了当今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的崭新时代。区别于传统铸、锻需模具成形毛坯后再切割加工的减材制造,增材制造是无模具的直接净成形技术,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将材料或逐层固化、熔敷,或逐层累叠、块体组焊接连接成为整体结构的新兴制造技术。
传统铸锻件由于其形状、构造,使其热应力不均,易出现裂纹、裂痕甚至形成裂缝,三维打印以其特性的优势能够对这种铸锻件的缺陷进行修补。除此之外,三维打印技术还可以对成形件进行连接,工序简易,后处理工序简单,成本较低。
专利文献CN106271364A、公开了 “一种基于三维打印的局部修复方法”,该专利文献中记载了一种基于三维打印的局部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获得标准工件数据模型;对待修工件进行扫描,并根据扫描数据建立待修工件数据模型;将待修工件数据模型与标准工件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对比,提取瑕疵区域;对瑕疵区域进行分析,计算出可将瑕疵区域从待修工件主体上分离的切割面;根据切割面切割待修工件;根据切割面和标准工件数据模型生成可修复待修工件主体的修补模型;根据修补模型生成分层图;以待修工件上的切割面为底面,根据分层图对待修工件主体进行打印修复。该方法极大程度依赖数据模型,对数模数据误差或打印实况不能完全适应,且待修工件与修补模型之间无余量,后处理时,极易容易对待修工件造成耗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及其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完整构件的三维打印接缝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完整构件的三维打印接缝结构,包括:工艺垫板和至少两个完整构件;至少两个所述完整构件之间连接,且至少两个所述完整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坡口;所述工艺垫板设置于所述坡口的下方,且所述工艺垫板连接完整构件,所述工艺垫板与所述完整构件之间预留特定间隔,以使所述坡口不与所述工艺垫板接触。
优选地,所述坡口为V型坡口,所述V型坡口底部为开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V型坡口的两侧壁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75°至90°。
优选地,所述工艺垫板与所述完整构件之间预留的特定间隔为2mm至3mm。
优选地,所述工艺垫板与所述完整构件连接面处、沿工艺垫板边缘每间隔30mm至100mm有一以点焊方式形成的焊接点。
优选地,所述工艺垫板居中覆盖所述坡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10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开裂构件的三维打印接缝结构
- 下一篇:一种粉末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