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覆材料防划伤破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97574.0 | 申请日: | 2018-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0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维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1/08 | 分类号: | B26D1/08;B26D5/08;B26D7/28;B26D7/01 |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顾祥安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管 刀头 包覆材料 驱动装置 圆形通道 防划伤 切装置 进给 切割 仪表 本实用新型 方案设计 进给行程 侧壁 导丝 划伤 伸入 芯丝 保证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包覆材料防划伤破切装置,包括导向管及刀头,所述导向管具有圆形通道且其侧壁上形成有一缺口,所述刀头可向所述导向管进给,且可从所述缺口伸入到所述导向管的圆形通道中,所述刀头设置于驱动其向所述导向管进给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用于确定所述刀头进给行程的仪表。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导向管用于限定导丝,并在其上设置缺口以便刀头进行破切,切割仪表来控制刀头的切割深度,从而可以有效的保证破切精度,避免对芯丝产生划伤,保证破切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加工设备,尤其是包覆材料防划伤破切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介入和内窥镜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导丝作为导引各类导管和介入器械到达靶部位的重要器械,其担负着探路、带领偏转和指引前行等必不可少,作用不可替代的,且属一次性使用的医疗耗材,其通常由芯丝和外包覆层组成,芯丝起到支撑所需的刚性作用,外包覆层起到保证导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划伤腔道的作用(导丝芯丝软端的直径通常只有0.1mm左右)。
在医学临床实践中,介入导丝进入人体使用时会带来一系列的反应,如凝血性能,细菌吸附及由于摩擦带来的组织损伤,因此,导丝材料除了必须具备应有的力学性能外,其表面生物相容性是十分重要的,对介入导管表面做润滑性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黏附和蛋白质的吸附,是提高材料表面生物相容性的主要途径,目前主要是在芯丝表面包覆各种材料以达到相应的目的。
但是在导丝加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包覆的高分子处理去除,但是由于导丝的直径往往很小,破切时很难控制破切的深度,因此经常会出现划伤芯丝的问题,影响芯丝的继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包覆材料防划伤破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包覆材料防划伤破切装置,包括导向管及刀头,所述导向管具有圆形通道且其侧壁上形成有一缺口,所述刀头可向所述导向管进给,且可从所述缺口伸入到所述导向管的圆形通道中,所述刀头设置于驱动其向所述导向管进给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用于确定所述刀头进给行程的仪表。
优选的,所述的包覆材料防划伤破切装置中,所述导向管包括可组合成所述圆形通道的第一半圆部分和第二半圆部分,两者可组合成一体。
优选的,所述的包覆材料防划伤破切装置中,所述导向管的内壁处形成有氟化石墨层或氮化硼层。
优选的,所述的包覆材料防划伤破切装置中,所述导向管为一组且具有不同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的包覆材料防划伤破切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丝杠,所述丝杠的活动螺母上设置所述刀头及仪表,所述丝杠的调节螺杆上设置有调节把手。
优选的,所述的包覆材料防划伤破切装置中,所述活动螺母的内螺纹和所述调节螺杆的外螺纹处沉积有DLC涂层。
优选的,所述的包覆材料防划伤破切装置中,所述仪表为千分表,所述千分表的末端位于所述刀头的末端的上方,并且两点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导向管的壁厚。
优选的,所述的包覆材料防划伤破切装置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向管的一端的拉动装置,所述拉动装置包括可围合成一与所述导向管共轴的圆柱体空间的夹爪,所述夹爪设置于驱动其沿所述导向管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的平移机构上。
优选的,所述的包覆材料防划伤破切装置中,所述导向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夹,两个固定夹分别连接驱动其转动的旋转装置,两个固定夹同向同速旋转。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维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维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7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