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涂装空调温湿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1314.2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8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吕朋辉;魏玉龙;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58 | 分类号: | F24F11/58;F24F11/89;F24F110/10;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湿度传感器组 空调机组 空调控制器 温湿度控制系统 温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温湿度数据 物联网 空调 涂装 采集 温湿度控制 多点采集 控制效果 生产实践 湿度数据 无线连接 现实意义 预设位置 支架安装 模段 进出口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涂装空调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空调控制器以及与所述空调控制器无线连接的设在空调机组内的以采集内部预设位置的温湿度数据的温湿度传感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组为多组,所述空调机组的每个模段内设置一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每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的多个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空调机组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形成多组的温湿度传感器布置在空调机组内部的空间内,实现在多个位置多点采集温度湿度数据,然后由空调控制器,根据温湿度数据来控制空调的出口温湿度,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进出口两点采集温湿度控制来讲,控制效果更好,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与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装车间喷漆系统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涂装空调温湿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涂装车间喷漆系统对于温湿度控制有着较为严格的需求,因此涂装车间空调的控制就变得非常关键。现有的涂装车间空调系统中,对于温湿度传感器等的配备布置,一般情况下外界入风口设置一个环境温湿度传感器,空调出口处设置一个出风温湿度传感器,通过两者的差值来进行相关的调节,对于空调机组内部的温湿度变化等关注度较小。由于空调机组内部的各模段之间存在着耦合关联的特点,各模段均可影响温湿度的控制,因此对空气经过各模段之后的温湿度变化就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有人提出了通过采集内部各模段温湿度数据给空调控制器,由空调控制器综合所有温湿度数据来控制空调的出口内温湿度。涂装车间空调系统设备分为入口风管、空调机组、出口风管,其中空调机组内包含一次加热、表冷、二次加热及加湿四个模段,外界风依次通过四个模段,通过四个模段的执行器一次加热阀、表冷阀、加湿泵及二次加热阀来对温湿度进行相对应的调节。但是如何将传感器安装以采集空调机组内部,以采集相应模段的温湿度数据,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涂装车间空调温湿度控制,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涂装空调温湿度控制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涂装空调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空调控制器以及与所述空调控制器无线连接的设在空调机组内的以采集内部预设位置的温湿度数据的温湿度传感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组为多组,所述空调机组的每个模段内设置一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每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的多个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空调机组中。
在所述的支架的四个方向分别与所述空调机组的内壁通过接触盘相抵接。
所述的支架上有传感器安装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传感器安装孔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形成多组的温湿度传感器布置在空调机组内部的空间内,实现在多个位置多点采集温度湿度数据,然后由空调控制器,根据温湿度数据来控制空调的出口温湿度,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进出口两点采集温湿度控制来讲,控制效果更好,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与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物联网的涂装空调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安装一个模段的截面内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3所示为一个传感器安装在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1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