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废料飞溅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8230.3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9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陆磊;邵广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姿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B21D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模座 飞溅 吸盘 落料凹模 落料凸模 小型电磁 上模座 脱料板 上模 模具 本实用新型 上固定板 下检测器 下压机板 垫块 下模 安装固定 理论设计 连接固定 连续冲压 目视检测 生产效率 合模 滑出 漏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废料飞溅模具,其包括:上模以及与上模形成合模的下模;下模包括:落料凹模、下模座、下等高垫块、下压机板、下检测器,落料凹模固定于下模座上,下模座通过下等高垫块固定于下压机板上,下检测器通过下模座连接固定;上模包括:上模座、上固定板、脱料板、落料凸模、小型电磁吸盘,落料凸模与落料凹模对应设置,其通过上固定板固定于上模座上,脱料板固定于上模座上,并位于落料凸模的两侧,小型电磁吸盘通过脱料板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的防废料飞溅模具通过设置小型电磁吸盘解决了废料飞溅以及不能按照理论设计的漏料路线滑出的问题,实现连续冲压,同时省去了目视检测的时间及失误,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领域的防废料飞溅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销量越来越多,汽车零配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面临较高的人力成本,提高汽车零配件的生产效率、控制原材料的成本成为了必然的趋势。现有的汽车零配件的生产加工主要通过冲压的方式,冲压模具多设计为一模多穴的方式。
然而,在连续冲压过程中,多个冲压件之间的废料由于会受到较大的振动,废料不能按照理论设计的漏料路线滑出凹模面,只能冲压一次,然后目视检查有没有废料没漏出凹模。如果有,需要人工清理后,再次冲压,不能使用连续冲压,生产效率严重低下,满足不了生产要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废料飞溅模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废料飞溅模具,其包括:上模以及与所述上模形成合模的下模;
所述下模包括:落料凹模、下模座、下等高垫块、下压机板、下检测器,所述落料凹模固定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模座通过所述下等高垫块固定于所述下压机板上,所述下检测器通过所述下模座连接固定;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上固定板、脱料板、落料凸模、小型电磁吸盘,所述落料凸模与所述落料凹模对应设置,其通过所述上固定板固定于所述上模座上,所述脱料板固定于所述上模座上,并位于所述落料凸模的两侧,所述小型电磁吸盘通过所述脱料板安装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废料飞溅模具的改进,所述防废料飞溅模具还包括导料板,所述导料板按照来料方向设置于所述落料凹模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废料飞溅模具的改进,所述脱料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上模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废料飞溅模具的改进,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还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为设置于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导向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废料飞溅模具的改进,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后,所述上模和下模的高度之和为400mm~4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废料飞溅模具通过设置小型电磁吸盘解决了废料飞溅以及不能按照理论设计的漏料路线滑出的问题,实现连续冲压,同时省去了目视检测的时间及失误,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废料飞溅模具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废料飞溅模具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姿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姿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8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