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发器集流管固定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7641.0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1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姜之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萨新东台热传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13 | 分类号: | F28F9/013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王彩君 |
地址: | 22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架 卡箍 安装板 固定架 浮动板 集流管 内衬 本实用新型 固定耳 固定件 蒸发器 弹簧 弹簧安装 固定销 螺栓孔 卡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发器集流管固定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架,所述卡箍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内侧安装有固定销,所述卡箍的内侧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有内衬浮动板。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架,在连接架的一端安装有固定耳,且连接架通过固定耳与卡箍的一端的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通过此种设计可以对卡箍的角度进行调节,增大了装置的灵活性,卡箍的内侧通过弹簧安装有内衬浮动板,通过内衬浮动板设计可以对不同尺寸的集流管进行卡固,增大了装置的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流管固定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蒸发器集流管固定件。
背景技术
集流管固定件用来对集流管进行固定,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或称回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蒸发器主要由加热室和蒸发室两部分组成,加热室向液体提供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促使液体沸腾汽化;蒸发室使气液两相完全分离,加热室中产生的蒸气带有大量液沫,到了较大空间的蒸发室后,这些液体借自身凝聚或除沫器等的作用得以与蒸气分离。通常除沫器设在蒸发室的顶部,不锈钢热交换器是应用材质为不锈钢材料的热交换器,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特性,安全卫生,广泛应用食品、医药、采暖、生活用水、空调回水等领域。据换热设备推广中心的资料显示,不锈钢热交换器比传统碳钢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具有更加良好的传热效果,且寿命使用较长。
目前阶段的集流管固定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通用性能差,安装拆卸不方便,灵活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器集流管固定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通用性能差,安装拆卸不方便,灵活性能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发器集流管固定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安装有固定耳,所述第一固定架通过固定耳安装有卡箍,所述卡箍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内侧安装有固定销,所述卡箍的内侧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有内衬浮动板。
优选的,所述弹簧共设置有九个,且九个弹簧均匀安装在卡箍与内衬浮动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卡箍与第二固定架设置为一体结构,且第二固定架与固定耳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与固定耳设置为一体结构,且第一固定架与连接架设置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与安装板设置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栓孔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螺栓孔设置在安装板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架与第一固定架对应安装,且第二固定架安装在第一固定架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架,在连接架的一端安装有固定耳,且连接架通过固定耳与卡箍的一端的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通过此种设计可以对卡箍的角度进行调节,增大了装置的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的卡箍的内侧通过弹簧安装有内衬浮动板,通过内衬浮动板设计可以对不同尺寸的集流管进行卡固,增大了装置的通用性,且在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螺栓孔,通过其方便将安装板的安装固定在换热器的内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萨新东台热传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萨新东台热传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76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管束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折流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