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出料头混炼造粒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3393.2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9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 |
代理公司: | 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53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料通道 出料组件 分切组件 绞龙 本实用新型 冷却水通道 混炼造粒 冷却通道 冷却组件 切割刀头 出料口 进料斗 冷却桶 一体机 中心轴 出料 支杆 动力输出端 从上到下 方式构建 连接电机 入料通道 收集料斗 出料头 加热丝 进料口 螺旋叶 内螺旋 加热 整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出料头混炼造粒一体机,包括出料组件、冷却组件及分切组件,出料组件包括进料斗及加热出料通道,进料斗的出料口连接出料通道的进料口,出料通道内设有绞龙,出料通道内螺旋设置加热丝,绞龙设有绞龙螺旋叶,绞龙连接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桶、冷却水通道及冷却通道,冷却通道连接出料通道的出料口,冷却水通道设置于冷却桶,分切组件包括中心轴、支杆及切割刀头,中心轴通过支杆连接切割刀头,分切组件的正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入料通道及收集料斗。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出料组件共用一个分切组件的方式构建混炼造粒一体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料组件无法快速出料的技术问题,提升了整机的出料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出料头混炼造粒一体机,属于塑料母粒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母粒是造粒机将回收的塑料重新熔化然后通过分切装置分切成颗粒状的塑料颗粒,加工之后的母粒用于充当各种塑料制品的原材料,在造粒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添加各种颜料。现有的混炼造粒一体机大多采用单个出料头出料,出料效率还有待提升,受原材料加热及冷却功率的限制,现有的出料头的出料速度不可能大幅度提升,因此设计一种多出料头混炼造粒一体机对于提升整机的出料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出料头混炼造粒一体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出料头混炼造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料组件、冷却组件及分切组件,所述出料组件包括进料斗及加热出料通道,所述进料斗的出料口连接出料通道的进料口,所述出料通道内设有绞龙,所述出料通道内螺旋设置加热丝,所述绞龙设有绞龙螺旋叶,所述绞龙连接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桶、冷却水通道及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连接出料通道的出料口,所述冷却水通道设置于冷却桶,所述分切组件包括中心轴、支杆及切割刀头,所述中心轴通过支杆连接切割刀头,所述分切组件的正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入料通道及收集料斗。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多出料头混炼造粒一体机,所述切割刀头及支杆均有六个,六个切割刀头及支杆以中心轴为中心依次分布。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多出料头混炼造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冷却组件均有六个,六个出料组件、冷却组件以分切组件为中心依次分布。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多出料头混炼造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通道以冷却通道为中心,螺旋设置于冷却桶。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多出料头混炼造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通道的两端连接水循环装置。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多出料头混炼造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桶的材质是紫铜。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多出料头混炼造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通道的上沿连接冷却组件。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多出料头混炼造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是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由于出料组件首先将混合料加热至能够使混合料熔化的温度,然后再通过冷却组件将混合料进行冷却,混合料的加热及冷却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单个出料组件的出料速度不可能太快,本实施例采用多个出料组件共用一个分切组件的方式构建混炼造粒一体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料组件无法快速出料的技术问题,提升了整机的出料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出料组件及冷却组件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热出料通道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33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片造粒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粘接树脂水下切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