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升降装置的滑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8998.2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6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许正仪;李坤哗;王博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C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郑玉洁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轨结构 内侧板 长轨 滚珠 立式升降装置 长形板件 滑移组件 长导槽 侧板 导槽 立板 本实用新型 长形凹槽 上下移动 定位孔 滚珠件 弯折部 短轨 伸入 显示器 容纳 | ||
1.一种立式升降装置的滑轨结构,包括至少一滑移组件,该至少一滑移组件连接至少一支架,该支架连接一显示器,供带动该显示器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该滑移组件包括:
一长轨,其包括相互平行的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之间形成一长形凹槽,该第一侧板的内侧壁包括一第一导槽,该第二侧板的内侧壁包括一第二导槽;
一滚珠件,包括一长形板件、多个第一滚珠及多个第二滚珠,该长形板件容纳于该长轨的该长形凹槽内,该长形板件包括相互平行的一第一立板及一第二立板,该第一立板及该第二立板平行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该第一立板之板面上包括多个上下间隔排列的第一定位孔,供定位该多个第一滚珠,使该多个第一滚珠接触该第一侧板的该第一导槽;该第二立板的板面上包括多个上下间隔排列的第二定位孔,供定位该多个第二滚珠,使该多个第二滚珠接触该第二侧板的该第二导槽;以及
一活动短轨,以一长形板片连续弯折而成,该活动短轨包括一第一内侧板、一弯折部及一第二内侧板,该弯折部位于该第一内侧板及该第二内侧板的共同一第一端,该第一内侧板及该第二内侧板包括共同的一第二端,该第二端反向于该第一端,该第二端伸入该第一立板及该第二立板之间,该第二端的该第一内侧板及该第二内侧板之间包括一空间,且邻近于该第二端的该第一内侧板的外侧面包括一第一长导槽,供接触该多个第一滚珠,邻近于该第二端的该第二内侧板的外侧面包括一第二长导槽,供接触该多个第二滚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升降装置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长轨及该长形板件的截面分别呈U字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升降装置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侧板包括一第一平贴部及一第一斜弯部,该第一斜弯部由该第一平贴部的一端以靠近该第二长导槽的方向延伸而成;该第二内侧板包括一第二平贴部、一弯曲部及一第二斜弯部,该第二平贴部的内侧面邻接该第一平贴部的该第一内侧板的内侧面,该弯曲部由该第二平贴部的一端以远离该第一内侧板的方向延伸而成,该第二斜弯部由该弯曲部的一端以靠近该第一长导槽的方向延伸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升降装置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侧板及该第二内侧板之间的空间概略呈三角柱形。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立式升降装置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长导槽位置的该第一内侧板的内侧面抵压于该第二长导槽位置的该第二内侧板的内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装置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短轨的该第一内侧板的该第一长导槽上包括多个第一沟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装置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沟槽相互平行,且该多个第一沟槽由上而下延伸而成。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装置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短轨的该第二内侧板的该第二长导槽上包括多个第二沟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装置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二沟槽相互平行,且该多个第二沟槽由上而下延伸而成。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装置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短轨以该第一平贴部连接且固定于该至少一支架的一本体部上,该活动短轨以该第二平贴部连接且固定一第一连接板,该第一连接板的侧边斜下延伸出两个彼此间隔的勾部,以供至少一定力弹簧的自由端部所设的两个彼此间隔的通孔对应套接,让该至少一定力弹簧所具有的一卷簧部对应容置且定位于该至少一簧座上,并让该至少一簧座与该至少一滑移组件的长轨分别连接且固定于一支撑架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升降装置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滑移组件包括两个并列且具有间隔的滑移组件,该至少一支架包括两个并列且具有间隔的支架,支架的该本体部分别延伸出一前翼部和一侧翼部,侧翼部分别连接且固定于一第二连接板的相对两侧的侧翼对接段,该两个侧翼对接段之间形成一颈状桥接段,而该两个支架的该前翼部均连接至一后背板,通过该后背板以连接该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89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