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4072.6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1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游浩亮;冼国辉;胡海利;陈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师晓芳;刘志强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组 中间结构 布液器 冷媒 降膜式蒸发器 气态冷媒 本实用新型 空调系统 分离液态 液态冷媒 输出 换热 均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系统。降膜式蒸发器包括布液器、换热管组和中间结构,换热管组设置于布液器的下方,中间结构在高度方向上设置于布液器和换热管组之间以使布液器输出的冷媒经过中间结构后再到达换热管组上且冷媒在经过中间结构时不进行换热。本实用新型的降膜式蒸发器通过在布液器与换热管组之间设置中间结构使得从布液器输出的冷媒需先经过中间结构才能到达换热管组上,因此冷媒在流经中间结构时气态冷媒可直接逃逸而达到分离液态冷媒与气态冷媒的目的从而避免气态冷媒对液态冷媒在换热管组上的均布效果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降膜式蒸发器具有换热效率高、灌注量少以及维护便捷等优势,因此降膜式蒸发器被广泛用于商用冷水机组中。由于进入蒸发器的冷媒为闪发后的气液共存态,且进入蒸发器的冷媒中气态冷媒占比较大,而气态冷媒会对布液器的均液效果存在较大影响,容易造成布液器流出的冷媒不均,造成局部换热管表面干烧影响机组能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系统,以优化冷媒在换热管表面的均布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包括:
布液器;
换热管组,设置于布液器的下方;和
中间结构,在高度方向上设置于布液器和换热管组之间以使布液器输出的冷媒经过中间结构后再到达换热管组上且冷媒在经过中间结构时不进行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多个管状结构,管状结构的表面用于使冷媒分布扩散,管状结构的内腔填充有与冷媒不发生换热的介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状结构包括空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横向方向上,多个管状结构均匀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管状结构与换热管组中的位于最上层的换热管对应分布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状结构的截面形状相对于冷媒的流动方向轴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状结构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菱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状结构为圆管且管状结构的外径与换热管组的换热管的外径的比值在0.5到1.5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结构包括盒体结构,盒体结构具有用于使液态冷媒流动的多个流道以及用于使气态冷媒流出的气体输出口,布液器输出的冷媒流经盒体结构的多个流道后到达换热管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提供的降膜式蒸发器。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降膜式蒸发器包括布液器、换热管组和中间结构,换热管组设置于布液器的下方,中间结构在高度方向上设置于布液器和换热管组之间以使布液器输出的冷媒经过中间结构后再到达换热管组上且冷媒在经过中间结构时不进行换热。本实用新型的降膜式蒸发器通过在布液器与换热管组之间设置中间结构使得从布液器输出的冷媒需先经过中间结构才能到达换热管组上,因此冷媒在流经中间结构时气态冷媒可直接逃逸而达到分离液态冷媒与气态冷媒的目的从而避免气态冷媒对液态冷媒在换热管组上的均布效果的影响。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膜式蒸发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4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立式蒸发器的分流管组件
- 下一篇:侧装机架空调蒸发器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