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信号灯结构及行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3016.0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6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张珍源;刘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3/235 | 分类号: | F21S43/235;F21V8/00;F21W103/0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11270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晓岚;张颖玲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罩体 容置腔 信号灯结构 光导件 行驶设备 侧连接 透光性 有效地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灯结构及行驶设备,信号灯结构包括本体;罩体,具有透光性;所述罩体的第一侧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连接,所述罩体的第一侧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之间形成有容置腔;至少两个第一光源,沿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第一光导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位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光源和所述罩体之间;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光源的光线分别透过所述第一光导件而透过所述罩体。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灯结构通过在至少两个第一光源和罩体之间设置第一光导件,能够提高所述至少第一光源的光线的利用率;同时,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一光源沿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能够有效地增加第一光源沿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出光宽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灯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信号灯结构及行驶设备。
背景技术
行驶设备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行驶设备一般设置有光源,并通过光源提供指示作用。然而,现有技术中行驶设备的光源的光线一般都直接透过罩体,光源的光线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信号灯结构及行驶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灯结构,信号灯结构包括:
本体;
罩体,具有透光性;所述罩体的第一侧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连接,所述罩体的第一侧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之间形成有容置腔;
至少两个第一光源,沿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第一光导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位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光源和所述罩体之间;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光源的光线分别透过所述第一光导件而透过所述罩体。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光源包括沿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子第一光源、第二子第一光源和第三子第一光源;
所述第一子第一光源的光线、所述第二子第一光源的光线和所述第三子第一光源的光线分别透过所述第一光导件而透过所述罩体。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光导件包括:
第一凸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导件远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光源侧;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光源的光线分别透过所述第一凸面聚集而透过所述罩体。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光源包括沿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子第一光源、第二子第一光源和第三子第一光源;
所述第一凸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子第一光源的位置对应的第一子第一凸面、与所述第二子第一光源的位置对应的第二子第一凸面和与所述第三子第一光源的位置对应的第三子第一凸面;
所述第一子第一光源的光线透过所述第一子第一凸面聚集而透过所述罩体;所述第二子第一光源的光线透过所述第二子第一凸面聚集而透过所述罩体;所述第三子第一光源的光线透过所述第三子第一凸面聚集而透过所述罩体。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灯结构还包括:第一聚光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位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光源和所述罩体之间;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光源的光线分别透过所述第一聚光件聚集、以及透过所述第一光导件而透过所述罩体。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光件包括:
第二凸面,设置于所述第一聚光件近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光源侧;
第三凸面,设置于所述第一聚光件远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光源侧;所述第三凸面与所述第二凸面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3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漏光汽车后组合灯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厚壁光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