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管道腐蚀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2809.0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5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锡军;伍坤宇;王果;薛梅;吴正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7/00 | 分类号: | G01N7/00;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管道 监测板 报警系统 压力指示 腐蚀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腐蚀 破裂 报警 报警信号传送 报警信号 定期检查 人力成本 实时检测 压力环境 油气输送 最小壁厚 连接体 三通状 法兰 盖帽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管道腐蚀监测装置,属于油气输送领域。所述所述装置包括:呈三通状的连接体、法兰、监测板、盖帽、压力指示计和报警系统。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监测板的材料和油气管道的材料相同,所以油气管道中的介质对监测板和油气管道具有相同的腐蚀效果。由于监测板厚度小于油气管道的最小壁厚,所以监测板会被首先腐蚀完毕而破裂。在监测板被腐蚀而破裂之后,进入监测管路的介质会使压力指示计所处的压力环境发生变化,此时,压力指示计会将报警信号传送至报警系统,报警系统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开始报警。这样,就无需人为进行定期检查,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还可以实时检测,并能够及时报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输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气管道腐蚀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管道广泛用于原油、天然气、成品油气的输送中,在油气输送领域用量极大。由于油气管道中输送的原油、天然气、成品油气等介质普遍具有腐蚀性,长时间使用后油气管道很容易被腐蚀而破裂,进而导致泄露现象的发生,所以油气管道腐蚀监测装置显得异常重要。
目前,普遍采用传感器测量的方法来判断油气管道的腐蚀情况。具体实现过程为:操作人员需要定期去现场通过传感器检测某一段油气管道的壁厚,当检测出的壁厚较薄时,确定当前这段油气管道已被腐蚀,可能会出现泄漏的现象发生。之后,需要定期查看这段油气管道,以确定是否出现泄漏。
上述方法需要人为定期地检查,无法做到实时检测,进而无法在出现险情时及时报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气管道腐蚀监测装置,可以通过自动报警,降低人力成本,同时可以对油气管道的腐蚀进行实时监测。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气管道腐蚀监测装置,所述油气管道腐蚀监测装置包括:呈三通状的连接体、法兰、监测板、盖帽、压力指示计和报警系统;
所述连接体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用于连接油气管道,所述连接体的第三开口与所述法兰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法兰的第二端与所述盖帽连接,所述法兰的第二端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盖帽的开口端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监测板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监测板的材料与所述油气管道的材料相同,所述监测板的厚度小于所述油气管道的最小壁厚;
所述盖帽的侧壁上开有一个通孔,所述盖帽在所述通孔处通过监测管路与所述压力指示计连接,以将所述盖帽的内腔与所述监测管路连通,所述压力指示计与所述报警系统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监测板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以及所述监测板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有密封垫。
可选地,所述监测板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上开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在所述法兰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三开口在所述法兰上的投影存在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为环状凹槽。
可选地,所述盖帽为U型盖帽。
可选地,所述连接体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螺纹旋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通孔与所述压力指示计之间连接有压力控制阀。
可选地,所述通孔与所述压力控制阀之间连接有溢流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由于监测板的材料和油气管道的材料相同,所以油气管道中的介质对监测板和油气管道具有相同的腐蚀效果。由于监测板厚度小于油气管道的最小壁厚,所以监测板会被首先腐蚀完毕而破裂。在监测板被腐蚀而破裂之后,进入监测管路的介质会使压力指示计所处的压力环境发生变化,此时,压力指示计会将报警信号传送至报警系统,报警系统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开始报警。这样,就无需人为进行定期检查,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还可以实时检测,并能够及时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28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