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冷却的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0520.5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5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兰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阳永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3/00 | 分类号: | F28B3/00;F28B9/00;F28F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流板 降温板 壳体内壁 水冷却 壳体 下端 上端 进气管 回收装置 间隔设置 排液管 本实用新型 高温雾气 降温机构 交叉设置 壳体侧壁 壳体底面 排液阀 通气管 液态水 冷却 回收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却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冷却的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上端的通气管、安装于壳体侧壁的进气管和安装于壳体下端的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装有排液阀,壳体上安装有降温机构,进气管上方设有安装于壳体内壁的降温板,降温板远离进气管一端开有贯穿槽,降温板和壳体底面之间设有安装于壳体内壁的多个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第一折流板上端与降温板固定,第一折流板下端与壳体内壁下端呈间隔设置,第二折流板上端与降温板呈间隔设置,第二折流板下端与壳体内壁下端固定,第一折流板与第二折流板呈交叉设置。将用于水冷却后的高温雾气重新冷却变为液态水,便于收集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冷却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水冷降温的液态水,再经使用后,变成高温蒸汽排放于空气中。排出的湿热空气所携带的水分,一部分是混合于空气中的水蒸气,称为蒸发损失;一部分是随气流带出的水滴,称之为风吹损失,对于蒸发、风吹损失目前还无较好的方法回收,造成很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冷却的回收装置,使得用于水冷却后的高温雾气重新冷却变为液态水,便于收集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冷却的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上端的通气管、安装于壳体侧壁的进气管和安装于壳体下端的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装有排液阀,壳体上安装有降温机构,进气管上方设有安装于壳体内壁的降温板,降温板远离进气管一端开有贯穿槽,降温板和壳体底面之间设有安装于壳体内壁的多个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第一折流板上端与降温板固定,第一折流板下端与壳体内壁下端呈间隔设置,第二折流板上端与降温板呈间隔设置,第二折流板下端与壳体内壁下端固定,第一折流板与第二折流板呈交叉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关闭排液阀,高温雾气从进气管进入壳体后,由于降温机构使得壳体内部温度低,高温雾气与壳体内的低温气体进行热交换,高温雾气的温度下降变为液态水,在壳体内部的下方堆积。到达一定量后,打开排液阀,液态水从排液管排出。再对排出的液态水进行收集。如此,完成高温雾气的回收。高温雾气从进气管进入壳体后,从第一折流板与壳体内壁下端之间的缝隙,第二折流板与降温板之间的缝隙流出。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呈交叉设置,如此,高温气体在壳体内从进气管一端做折线运动到贯穿槽处,之后从贯穿槽穿出。如此,能够增加高温雾气在壳体内的行进路径,使得高温雾气有更多的时间来转换成液态水。提高转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进气管呈朝向壳体内部一端呈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高温雾气以向下的冲角进入壳体,高温雾气会在壳体下方得到一个缓冲,以此来提高高温雾气在壳体中流动的均匀程度。如若进气管呈水平设置,高温雾气进入壳体后,则靠近进气管处的高温雾气流量大,远离进气管处的高温雾气流量小,使得高温雾气流速在壳体截面上分布不均,造成高温雾气偏流现象,形成一个涡流区,同时壳体截面很大,高温雾气在壳体内流速分布不均,这种分布不均导致降温效率降低。同时也增加了气体在壳体内的行进路径,使得高温雾气有更多的时间来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降温机构包括安装于壳体的风扇、安装于壳体的用于驱动风扇运转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风扇运转,来使得壳体内部温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降温机构设有多个,降温机构分布于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之间,且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之间均至少设有一个降温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雾气在做折线运动的时候,降温机构能够对高温雾气做分段式,集中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壳体上安装有用于驱动降温板做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往复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阳永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阳永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05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