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投米、加水装置及煮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0169.X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1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尹彦斌;陈翀;杨赛赛;魏文应;郑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47/01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水装置 第一电磁阀 加水管 米桶 电磁阀 煮饭器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控制 煮饭装置 出米口 煮饭 米腔 电磁阀连接 单独放置 自动加水 自动煮饭 控制器 开闭 保存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煮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投米、加水装置煮饭装置。一种投米、加水装置,包括米桶、加水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所述米桶包括至少一个储米腔,所述储米腔上设有出米口,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于出米口处,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于加水管上,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开闭。本实用新型的投米、加水装置与煮饭器进行配合自动进行煮饭,投米、加水装置包括米桶与加水管,通过控制器控制米桶往煮饭器内自动加米,通过控制器控制加水管往煮饭器内自动加水,完成自动煮饭,米和水单独放置,合理保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煮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投米、加水装置煮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电饭煲虽然都具备预约功能,但不具备自动投米和加水的功能,所以用户在使用预约功能的同时均需要提前把水跟米放置电饭煲内。有时候用户会发现早上使用预约功能的时候需要前一天晚上就把米和水放入电饭煲,这样若是夏季的时候,用水浸泡一夜的米会变馊,就是不变馊,味道口感也会变得不一样,现在的电饭煲基本无法对投米和加水进行预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电饭煲无法对投米和加水进行预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投米、加水装置及煮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投米、加水装置,包括米桶、加水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所述米桶包括至少一个储米腔,所述储米腔上设有出米口,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于出米口处,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于加水管上,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开闭。
进一步的,所述储米腔内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米腔内设置有大米识别装置,所述大米识别装置识别大米种类。
进一步的,所述储米腔包括多个,且多个储米腔通过格栅分隔。
一种煮饭装置,包括上述的自动投米、加水装置,还包括煮饭器,所述出米口、加水管与煮饭器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自动投米、加水装置通过支撑架设置于煮饭器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煮饭器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上盖的开启和关闭。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投米、加水装置与煮饭器进行配合自动进行煮饭,投米、加水装置包括米桶与加水管,通过控制器控制米桶往煮饭器内自动加米,通过控制器控制加水管往煮饭器内自动加水,完成自动煮饭,米和水单独放置,合理保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煮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投米、加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投米、加水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煮饭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所示,一种投米、加水装置的控制方法,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01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