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性振动激励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66585.2 | 申请日: | 201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7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王海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田梅 |
| 地址: | 261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振动激励器 本实用新型 磁铁 产品性能 长方体形 长侧壁 磁感线 短侧壁 驱动力 磁钢 上壳 下壳 散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性振动激励器,形状为长方体形,包括上壳、下壳、两个长侧壁和两个短侧壁,所述线性振动激励器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线圈、第三线圈、第二线圈,第二线圈与第三线圈之间设有第一磁铁,第二线圈与第一线圈之间设有第二磁铁,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磁钢散发的磁感线,提高利用率,提高驱动力,进而在不增加产品厚度的前提下提高产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性振动激励器,属于振动力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全面屏已成为各大手机厂商推广产品的亮点,现有市场上的激励器多用于手机的震感体验,激励器替代手机传统的受话器,置于手机屏幕上,通过推动屏幕振动而实现屏幕发声,因此该产品不仅涉及振动力学领域还涉及到声学领域。
激励器工作原理:由永磁体发散出的磁感线穿过通电线圈产生安培力,安培力作用在通电线圈上,由于线圈固定,因此磁铁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带动振子振动。
现有线性激励器结构中,通常采用单线圈磁路结构,这种结构对磁感线利用效率较低,驱动力较低,整体性能受限;另外,在目前工艺水平下,为了提高性能,只能通过增大磁路体积来达成,但这样,其高度尺寸偏大,装机占用较大的手机内部空间,无法满足客户的“超薄化”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线性振动激励器,能够充分利用磁钢散发的磁感线,提高利用率,提高驱动力,进而在不增加产品厚度的前提下提高产品性能。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线性振动激励器,形状为长方体形,包括上壳、下壳、两个长侧壁和两个短侧壁,所述线性振动激励器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线圈、第三线圈、第二线圈,第二线圈与第三线圈之间设有第一磁铁,第二线圈与第一线圈之间设有第二磁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分别设置在两个长侧壁的内壁上,第二线圈设置在线性振动激励器的中心位置。
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的中心位置均设有长条形的凸台。
所述凸台设置在长侧壁的内壁上。
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 结构相同、磁性相反。
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结构相同、长度相同。
所述第二线圈的长度与第一线圈、第三线圈的长度相同。
所述上壳上设有若干长条形通孔,长条形通孔内设有弹片。
所述弹片的一端与上壳连接,弹片的另一端伸向线性振动激励器内部。
所述下壳与上壳的结构相同且沿线性振动激励器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磁路结构为三线圈并联结构,磁铁“Z”向充磁且充磁方向相反置于三线圈中间,使磁铁左右两侧的磁感线也能够穿过线圈,有效提高磁感利用率,从而在不增加产品高度的前提下增大产品的电磁驱动力,提高产品的震感及整体的声学性能;
2.弹片、上壳、下壳三者一体且壳体侧壁冲一凸台,凸台替代铁芯置于线圈内侧,起到导磁作用,同时提高磁感线利用率,减少物料成本,简化制造工艺,有效提升产线效率。
3.三线圈通过柔性电路板走线实现并联,且两侧线圈置于壳体侧壁,有效提高激励器内部空间利用率,在保证优良的声学性能前提下,可使产品趋于“更薄化”。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线性振动激励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6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