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装袋破袋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4739.4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1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凌川;狄伟;陈付虎;张永春;姚昌宇;李月丽;王帆;胡艾国;刘威;赵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李天龙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袋 加料装置 破袋 伸入 料筒 弹性挡片 顶锥 物料出口 流出 本实用新型 物料出口处 伸出 活动安装 控制闸板 倾斜设置 实际工况 物料入口 有效控制 周向间隔 流出量 开度 破开 闸板 支撑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袋破袋加料装置。该集装袋破袋加料装置包括用于破开集装袋的顶锥和安装在顶锥下方与顶锥固定连接的料筒,料筒具有在使用时用于伸入集装袋内的伸入部分和处于集装袋外的伸出部分,伸入部分上开设有用于供物料进入料筒内部的物料入口,伸出部分底部开设有用于供物料流出料筒的物料出口,伸入部分上固定有用于与集装袋支撑配合以支撑该集装袋破袋加料装置的弹性挡片,弹性挡片沿伸入部分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弹性挡片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倾斜设置,物料出口处活动安装有用来控制物料出口开度的闸板。使用该集装袋破袋加料装置,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通过控制闸板的打开幅度来有效控制物料的流出量和流出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袋破袋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行业通常会用到支撑剂来支撑人工裂缝,支撑剂是指具有一定粒度和强度的石英砂或人造陶瓷颗粒,经水力压裂后用来支撑人工裂缝可以使其不会因应力释放而重新闭合,从而保持高导流能力,进而可以提高油气产量。支撑剂出厂时一般用集装袋存储和运输,压裂施工过程中需要连续不断地将支撑剂加入砂罐或运砂车中。目前,现场常用做法是采用吊车将集装袋吊至砂罐或运砂车上方,然后人工用刀具或其它尖锐器物从底部划开集装袋,使支撑剂从划口漏入砂罐或运砂车内。这种方式在支撑剂加入过程中无法实时控制加入量,加入速度也完全由划口大小随机决定,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装袋破袋加料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支撑剂压裂过程中加料量和加料速度不可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装袋破袋加料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集装袋破袋加料装置包括用于破开集装袋的顶锥和安装在顶锥下方与顶锥固定连接的料筒,料筒具有在使用时用于伸入集装袋内的伸入部分和处于集装袋外的伸出部分,伸入部分上开设有用于供物料进入料筒内部的物料入口,伸出部分底部开设有用于供物料流出料筒的物料出口,伸入部分上固定有用于与集装袋支撑配合以支撑该集装袋破袋加料装置的弹性挡片,弹性挡片沿伸入部分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弹性挡片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倾斜设置以在弹性挡片通过集装袋上的刺破口时向内收缩变形而在进入集装袋内后向外扩张实现与集装袋的支撑配合,物料出口处活动安装有用来控制物料出口开度的闸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集装袋破袋加料装置使用时,首先将该集装袋破袋加料装置放置在一个平面上,然后用吊装设备提升装有物料的集装袋,并将其置于该集装袋破袋加料装置的正上方,缓慢下放集装袋,待顶锥刺破集装袋且弹性挡片完全插入后停止下放,然后提升集装袋,此时该集装袋破袋加料装置中的弹性挡片会被集装袋挡止,进而带动该集装袋破袋加料装置随集装袋上升,然后吊至砂罐或运砂车上方,此过程中,集装袋内的物料会通过料筒上的物料入口进入料筒内部,待集装袋吊装到位后,通过控制闸板来实现物料出口的打开,使物料落下。使用该集装袋破袋加料装置,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通过闸板来控制物料出口的开度进而实现有效控制物料的流出量和流出速度。
进一步的,料筒的顶部开设有所述物料入口,顶锥为内部与物料入口连通的中空结构,顶锥开设有供物料进入顶锥内的顶锥开口。
这样改进的有益效果是:物料入口开设在料筒上方,且顶锥上开有顶锥开口,这样设置可以方便物料进入料筒内。
进一步的,料筒侧面开设有所述物料入口。
这样改进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料筒侧面的物料入口可以配合料筒顶部的物料入口以提高集装袋内的物料进入料筒内的速度;另外,料筒的侧面面积较大,物料入口开在料筒侧面上可以设置较大的开口。
进一步的,弹性挡片可拆固定在料筒上,弹性挡片包括与料筒固定在一起的固定部分和悬伸在料筒一侧的悬伸部分,固定部分固定在料筒的内壁面上,料筒上设有供悬伸部分伸出的挡片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47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球包装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智能采血管理系统标注模块试管传输识别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