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安全加密Micro SD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4080.2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1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锋;朱振荣;符东昇;蒋庆生;史胜伟;潘冀宁;王剑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迅安网络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04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芯片 本实用新型 安全加密 存储芯片 芯片 加速器 密码算法模块 存储控制器 存储模块 密码算法 密码运算 数据传输 从设备 位运算 主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安全加密Micro SD卡,包括SD接口芯片、安全芯片和存储芯片;SD接口芯片中集成有SD接口模块和存储控制器;安全芯片中集成有密码算法模块、COS模块、密码算法加速器和位运算加速器;存储芯片中集成有存储模块;还包括HSSPI接口及DMA模块;HSSPI主设备集成于SD接口芯片中;HSSPI从设备及DMA模块均集成于安全芯片中。本实用新型可以加快数据传输的速率,并有效提高密码运算处理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SD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安全加密 Micro SD卡。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金融、国防、公共安全等各行业的逐步深入应用,我国对数据信息的安全需求日益提高。尤其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信息安全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在上述背景下,为保障并规范我国的商用密码应用,国家密码局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算法,即国密算法,其中包括了对称密码加密算法(如SM1、SM4)、椭圆曲线非对称加密算法(如SM2)、杂凑算法(如SM3)等。国密算法有效保障了国家敏感性内部信息、公共安全信息、经济及行政事务等信息的安全。
目前,商用密码的实际应用,多以安全芯片为载体,通过SoC芯片设计技术,将国密算法以硬件IP核的形式实现并集成到安全芯片中。这样既充分利用了硬件逻辑运算速度快的优势,又以硬件的形式充分保证了国密算法的安全性。在产品类型方面,有USB、串口、SD、Micro SD等多种接口形态的产品,其中,Micro SD卡以接口通信速率较高、体积小巧便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对讲机、安防监控、智能路由器等有安全业务需求的终端设备。
同时,随着信息通信业务数据量的大幅提升,既要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又要尽量减小因加密或解密处理造成的数据传输延迟。因此,如何研制高速加解密的硬件产品成为当下的关键技术问题。
从系统架构方面分析,安全加密Micro SD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SD接口模块,主要负责SD通信协议的实现,与上位机终端的SD Host实现对接;2)COS模块,主要包括CPU、内存SRAM、内嵌Flash 及系统IP,主要实现加密卡的系统管理、功能实现、代码存储,以及密钥、证书等关键信息的存储;3)密码算法模块,主要是硬件实现的密码算法引擎;4)数据存储模块,包括存储控制器及硬件形式的存储模块,主要负责Micro SD卡数据存储的控制及实现。根据以上四部分的硬件组合方式,目前安全加密Micro SD卡的技术实现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
方案一:如图1所示,方案一将SD接口模块、COS模块、密码算法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中的存储控制器集成设计到一颗SoC芯片中,即设计一颗规模较大的安全芯片,将安全加密Micro SD卡的所有功能都集中在这颗安全芯片内部完成。该安全芯片一方面通过SD接口模块与上位机终端连接,一方面在卡内部通过Nand Flash接口与数据存储模块中的存储模块连接。
方案二:如图2所示,方案二将SD接口模块、COS模块和密码算法模块集成为一颗SoC安全芯片,另外,将存储控制器设计为存储控制芯片。其中,安全芯片通过SD接口与上位机终端连接,并通过SD接口与存储控制芯片连接。存储控制芯片通过Nand Flash接口与存储芯片连接。
方案三:如图3所示,方案三中,整个Micro SD卡内由三颗芯片组成:一颗安全芯片、一颗SD接口芯片和一颗存储芯片。其中安全芯片由COS模块和密码算法模块组成,SD接口芯片由SD接口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的存储控制器组成,存储芯片由数据存储模块中的存储模块组成。SD接口芯片向上通过SD接口与上位机终端连接,向下通过SPI接口或ISO7816等接口与安全芯片连接,并通过Nand Flash 接口与存储芯片连接。
目前,从系统架构和业务功能方面分析,现有方案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归纳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迅安网络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迅安网络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4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移动存储盒
- 下一篇:一种可显示内存剩余数量的U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