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医用手捏式后腹腔气囊扩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2543.1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4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江卫星;寿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9/02 | 分类号: | A61M29/02 |
代理公司: | 11624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连接杆 充气通道 扩张气囊 时间显示组件 压力显示组件 充气装置 连通装置 深度显示 显示装置 腹腔 气囊扩张装置 计时器 本实用新型 压力检测器 压力显示器 人体腹腔 深度刻度 术前准备 单向阀 一次性 手捏 连通 痛苦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医用手捏式后腹腔气囊扩张装置,包括放置在人体腹腔内的扩张气囊、位于人体外部的充气装置以及用于连接上述二者的连通装置,连通装置包括弹性连接杆,弹性连接杆内部为充气通道,充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扩张气囊和充气装置连通,充气通道与扩张气囊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弹性连接杆上设置有扩张显示装置,扩张显示装置包括扩张深度显示组件、扩张时间显示组件以及扩张压力显示组件,扩张深度显示组件为设置在弹性连接杆表面的深度刻度,扩张时间显示组件包括扩张计时器,扩张压力显示组件包括压力检测器和压力显示器,能够简化腹腔的扩张步骤,减少术前准备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轻病人痛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次性医用手捏式后腹腔气囊扩张装置。
背景技术
后腹腔是人体潜在的腔隙,现有技术对后腹腔中的肾进行微创手术的时,由于后腹腔的空间比较狭小,手术器件在待手术区域无法施展,不便于医生操作,影响了医生的判断,使得手术时间拉长,同时存在手术安全隐患。
有人用水囊置入进后腹腔后,通过水泵(如注射器)将预定量的水注入到水囊中,使得水囊体积扩大,将后腹腔撑开,这种用水囊的结构存在如下问题:水流速度过慢,不管是注入水还是将水从水囊中抽取出来,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影响手术效率,给医生带来不便。
现有的气囊扩张器有两方面缺点:一是进气通道为单通道,且每次用注射器针筒打气后必须将注射器针筒与气囊扩张器分离,来进行注射器针筒的重新充气,以进行下一次的气囊充气,如此反复操作容易损坏气囊扩张器尾端,造成设备损坏,而且因为松紧度原因经常出现漏气,重新制作,不仅手术医师耗费大量的体力,而且也浪费了手术时间;二是随着气囊的扩张膨大,气囊爆裂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当气囊爆裂后,往往产生一个至数个碎片,因为是异物,所以手术医师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碎片,而且破裂处往往不规则,需要反复比对,即使这样仍然存在碎片残留在后腹腔内的可能性,无疑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三是后腹腔被扩开后,众多小血管被撑破出血,球囊取出后,手术视野内出血较多,影响手术,延长手术时间,增加病人出血风险。
同时一些扩张器,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但是没有设置相应的进气量的多少,而且进气量的多少不明确,靠医师自身评估,增加手术的不确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医用手捏式后腹腔气囊扩张装置,简化腹腔的扩张步骤,减少术前准备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轻病人痛苦,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医用手捏式后腹腔气囊扩张装置,包括放置在人体腹腔内的扩张气囊、位于人体外部的充气装置以及用于连接上述二者的连通装置,所述连通装置包括弹性连接杆,所述弹性连接杆内部为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扩张气囊和充气装置连通,所述充气通道与扩张气囊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
所述弹性连接杆上设置有扩张显示装置,所述扩张显示装置包括扩张深度显示组件、扩张时间显示组件以及扩张压力显示组件,所述扩张深度显示组件为设置在弹性连接杆表面的深度刻度,所述扩张时间显示组件包括扩张计时器,所述扩张压力显示组件包括压力检测器和压力显示器。
进一步地,所述扩张计时器设置在弹性连接杆与充气装置的交接处,所述压力检测器设置在弹性连接杆与扩张气囊的交接处,所述压力显示器设置在弹性连接杆表面,其与扩张计时器靠近,所述压力显示器与压力检测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扩张气囊的表面设置有网筛状的凝血层。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球囊,所述充气球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充气球囊的连接处设置有球囊单向阀,所述进气管的末端设置有锁紧螺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2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切口挂环引流条
- 下一篇:一种压力泵双通道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