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车辆右侧盲区监测预警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8413.0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2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君;郭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纳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B60Q9/00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程颖丽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车辆 右侧 盲区 监测 预警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车辆右侧盲区监测预警设备,包括由车头与车架的构成车辆,车头的两侧设置分别设置有左后视镜与右后视镜;在车辆上设置有监测预警设备,所述的监测预警设置包括:第一右摄像装置,设置在右后视镜上;第一固定架,设置在车架右侧贴近车头的一端,并在第一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二右摄像装置与第一监测雷达;第二固定架,在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三右摄像装置与第二监测雷达;第三固定架,第三固定架上设置有第四右摄像装置与第三监测雷达;第一声光报警器,设置在车头内;第二声光报警器,设置在车架的右侧顶部;显示装置,设置在车头内用于显示各摄像装置所捕捉到的影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行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大型车辆右侧盲区监测预警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车辆逐年增加,为了人们的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便利。其中,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发展,快递业中需要用到大型货车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在现有技术中,大型货车由于车型庞大,车身较长,驾驶员座位较高及后视镜显示范围有限等原因,使得驾驶员在日常驾车过程中存在视觉盲区,在前进行驶、倒车及转弯掉头时常常无法察觉处于车头、车尾或者车厢侧面附近的行人及电动车、摩托车等小型车辆,当行人或者小型车辆距离大型货车较近时,可能造成车辆相撞甚至导致行人被卷入车底造成生命危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安全性高的大型车辆右侧盲区监测预警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车辆右侧盲区监测预警设备,包括由车头与车架的构成车辆,车头的两侧设置分别设置有左后视镜与右后视镜;在车辆上设置有监测预警设备,所述的监测预警设置包括:第一右摄像装置,设置在右后视镜上;第一固定架,设置在车架右侧贴近车头的一端,并在第一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二右摄像装置与第一监测雷达;第二固定架,设置在车架右侧的中间位置,并在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三右摄像装置与第二监测雷达;第三固定架,设置在车架右侧远离车头的一端,并在第三固定架上设置有第四右摄像装置与第三监测雷达;第一声光报警器,设置在车头内;第二声光报警器,设置在车架的右侧顶部;显示装置,设置在车头内用于显示各摄像装置所捕捉到的影像。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设置监测雷达能准备得感知有车辆贴近,设置光电报警器既能在车辆贴近时提醒司机同时也提醒了其他车辆要保持距离;设置摄像装置与显示装置能准确的监视车辆右侧的状况,从而能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及第三固定架均设置车架右侧的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声光报警器分别与第一监测雷达、第二监测雷达及第三监测雷达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二声光报警器分别与第一监测雷达、第二监测雷达及第三监测雷达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右摄像装置与显示装置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二摄像装置与显示装置之间通过第一监测雷达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三摄像装置与显示装置之间通过第二监测雷达电性连接;所述的第四摄像装置与显示装置之间通过第三监测雷达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车辆在正常行驶时显示装置上会正常显示第一右摄像装置所捕捉到的影像;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右侧有车辆靠近,且达到了任一监测雷达的最远监测距离(如第一监测雷达),此时第一监测雷达会向第一声光报警器及第二声光报警器发出信号,使其报警,同时,第一监测雷达会接通第二右摄像装置跟显示装置之间的连接,将第二右摄像装置所捕捉到的影像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出来,此时显示装置上显示有第一右摄像装置及第二右摄像装置所捕捉到的影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纳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台州纳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8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PVC弹性体护套
- 下一篇:一种便于施工的管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