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白炽灯的反射式照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49506.7 | 申请日: | 2018-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2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许峰;田国兵;邢春蕾;尚名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1V7/04 | 分类号: | F21V7/04;F21V7/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王利斌 |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面 白炽灯 偏轴 反光杯 反射式照明 出光口 均匀度 支撑件 照明技术领域 球面 本实用新型 灯丝形状 技术效果 照明装置 不均匀 抛物面 面型 光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小型匀光照明均匀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白炽灯的反射式照明装置,本装置包括白炽灯、反光杯、第一偏轴反射面、第二偏轴反射面、出光口、支撑件;所述反光杯面型为抛物面,所述白炽灯安装于反光杯中,所述第一偏轴反射面与第二偏轴反射面均为球面;所述支撑件将所述反光杯、第一偏轴反射面、第二偏轴反射面、出光口连接一体。该照明装置可以解决白炽灯由于灯丝形状导致的照明不均匀,实现了直径8mm范围内均匀度不小于95%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白炽灯的反射式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发光二极管的光通量和光效在不断提高,LED在各个照明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然而,在小型匀光照明时,LED的光照强度不能满足在8×8mm的范围内光斑均匀度不小于95%,并且光强的照度要不小于8000勒克斯的技术指标。白炽灯发出的光最接近太阳光,具有宽光谱、光通量大、功率高的特点,但由于白炽灯灯丝的形状不规则,很难在有限短距离形成均匀照明。目前常采用的反光杯式的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白炽灯出射的光斑趋于均匀,但是其均匀度无法达到要求,因此为白炽灯光源设计合适的二次配光反射器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小型匀光照明均匀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白炽灯的反射式照明装置,包括支撑件、安装在支撑件上的白炽灯、以及沿着光传播方向依次排列的反光杯、第一偏轴反射面、第二偏轴反射面、出光口;所述反光杯面形为抛物面,所述白炽灯安装于反光杯焦点处;白织灯发出的光经反光杯反射变为平行光,平行光依次经过面形均为球面的第一偏轴反射面与第二偏轴反射面后从出光口射出。
所述的偏轴角度为所述反射面球心与其顶点的连线与光轴之间的夹角。
工作原理:灯丝在抛物面反射镜的焦点处,由于灯丝较大,光源偏离反光杯的焦点,出射的光线只有部分准直,大部分发散出去,第一个球面反射镜将发散光进行会聚,第二个球面反射镜再将会聚光进行准直出射,多次反射后可以达到均匀效果。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基于现有的白炽灯的高能量、均匀照明。与透射式的均匀照明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偏轴球面反射面的结构实现照明装置的小型化、低损耗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照明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照明装置的光路图;
图3是照明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基于白炽灯的反射式照明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件6、安装在支撑件上的白炽灯1、以及沿着光传播方向依次排列的反光杯2、第一偏轴反射面3、第二偏轴反射面4、出光口5;所述反光杯面形为抛物面;装配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白炽灯安装于反光杯焦点处;所述支撑件将所述反光杯、第一偏轴反射面、第二偏轴反射面、出光口连接成一体;光传播的光路图如图2所示,白织灯发出的光经反光杯反射变为平行光,平行光依次经过面第一偏轴反射面与第二偏轴反射面后从出光口射出。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基础上,所述抛物面满足抛物线方程x=0.7846y2;
所述第一偏轴反射面的球面半径为15.477mm,偏轴角度为-45°;
所述第二偏轴反射面的球面半径为58.135mm,偏轴角度为-45°。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基础上,所述白炽灯直径为3mm,灯丝形状为倒三角型圆柱;所述反光杯口10mm,所述第一偏轴反射面顶点距离所述反光杯后表面为9mm,所述第二偏轴反射面顶点距离所述第一偏轴反射面中心点为13mm,所述照明装置出光口径为10mm。所述照明装置总高为26.15mm、总长为38mm。此技术方案中白炽灯可以与抛物面反射镜离焦1mm,根据LIGHTTOOLS软件进行仿真,在灯离焦1mm范围内仍然可以得到均匀光;偏轴球面镜不共球心且球心偏离Y轴1mm,解决了白炽灯由于灯丝形状导致的照明不均匀问题,实现了直径8mm范围内均匀度不小于95%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95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配光的多面体LED透镜
- 下一篇:一种漫反射筒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