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的裂缝修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49496.7 | 申请日: | 201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4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廖培荣;谢增兴;李伟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建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震 修补槽 墙体 裂缝 裂缝修补 防水层 浇筑 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 聚苯乙烯泡沫板 混凝土找平层 本实用新型 防水层表面 隔离层表面 混凝土垫板 表面设置 裂缝修复 垫板层 隔离层 基础层 地下室 裂开 插置 拉杆 自粘 防水 修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的裂缝修补结构,包括墙体和墙体内裂开的裂缝,所述墙体挖设有用于修补裂缝的修补槽,修补槽内沿着裂缝长度方向两侧插置有拉杆,修补槽内浇筑有混凝土垫板层,垫板层表面设置有防震防水层,防震防水层表面干铺有隔离层,隔离层表面浇筑有基础层,所述防震防水层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板层、混凝土找平层和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解决了裂缝修复不完全的问题,使得裂缝修补结构具有防震防水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的裂缝修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建设有地下室,地下室是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常见的地下室如地下停车场。在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温度收缩及应力变化,以及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混凝土结构表面会出现裂缝,如果地下室的水位较高,裂缝会出现渗水现象。
现有的工艺一般采用“填充法”,用风镐、钢钎或高速旋转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形成V形或梯形槽,清洗干净后浇筑水泥砂浆来修复裂缝。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裂缝有水渗出,会导致修复不完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的裂缝修补结构,解决了裂缝修复不完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地下室的裂缝修补结构,包括墙体和墙体内裂开的裂缝,所述墙体挖设有用于修补裂缝的修补槽,修补槽内沿着裂缝长度方向两侧插置有拉杆,修补槽内浇筑有混凝土垫板层,垫板层表面设置有防震防水层,防震防水层表面干铺有隔离层,隔离层表面浇筑有基础层,所述防震防水层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板层、混凝土找平层和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拉杆将裂缝两侧的墙体拉紧,从而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大;在修补槽内设置防震防水层,使得裂缝修补结构具有防震防水的功能,从而防止裂缝修补结构会出现渗水的现象,当墙体后的土层因渗水而膨胀时,防震防水层具有缓冲作用,使得裂缝修补结构能够承受土层膨胀出现的作用力;基础层使用混凝土制作,使得基础层具有足够强的强度,从而保障裂缝修补结构具有足够强的强度,使得裂缝修补结构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裂缝内注入有改性沥青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沥青能够提高墙体的柔性和弹性,使得裂缝不会进一步扩大;利用改性沥青可以让裂缝处于密封状态,从而防止裂缝出现漏水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苯乙烯泡沫板层的相邻两块聚苯乙烯泡沫板接头采用双面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面胶很容易获得且能够将两块聚苯乙烯泡沫板连接在一起,从而加快施工进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的表面为自粘橡胶沥青胶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粘橡胶沥青胶料层具有可靠的粘合性,能够有效的跟混凝土找平层粘合在一起,从而加快施工进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有7层,它们分别是胎体层,胎体层两侧依次是SBS/APP沥青层、自粘橡胶沥青胶料层和隔离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BS/APP沥青层和胎体层均具有防水性能,SBS/APP沥青层和胎体层共同配合,使得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具有可靠的防水性能,从而有利于裂缝修补结构的防水作用;隔离膜具有保护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础层内设有钢丝网骨架,钢丝网骨架卡入修补槽槽壁开设的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建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建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9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