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园林景观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48630.1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0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瑞;宋武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玉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7/08 | 分类号: | B05B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管 柱身 本实用新型 感应装置 供水装置 加湿装置 驱动风机 园林景观 加湿板 风机 连通 园林环境 水汽 智能 舒适性 雾化孔 烦躁 鼓风 喷出 检测 补充 游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园林景观设备,包括柱身以及安装于柱身内的用于增加周围环境湿度的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包括固定于柱身内的加湿管、固定于加湿管一端并朝向加湿管另一端鼓风的风机以及固定于加湿管远离风机的一端的加湿板,加湿管两端与柱身外连通;加湿板上开设有多个雾化孔;柱身内还设有用于检测柱身外周围环境湿度并驱动风机的感应装置以及与加湿管连通并为加湿管内提供水分的供水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当柱身周围的空气干燥时,感应装置驱动风机工作,供水装置向加湿管内提供水分,使得水汽喷出柱身,补充了周围的空气内的水分,提高了周围环境的湿度,避免游客因空气干燥而心情烦躁,从而提高了园林环境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景观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园林景观设备。
背景技术
园林景观设备广泛运用于园林中,包括景观灯、景观柱、文化柱以及指示牌等。传统的园林景观设备如景观柱仅具有观赏以及照明的功能,但其在天气干燥时无法有效地增加周围环境的湿度,使得在园林内漫步的游客皮肤干燥,进而导致游客心情烦躁,影响游客的观赏心情。
目前,公告号为CN20354721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唐风景观柱,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架柱型钢架结构组成;包括钢筋混凝土基座、圆柱型对外发光柱身和碗型斗拱柱头三部分,所述圆柱型对外发光柱身埋置于钢筋混凝土基座上方位置,内部采用柱型多面体钢架结构,在钢架结构的外部,外挂固定环向均匀分布的扇形对外发光发光体箱体,组成圆柱型对外发光柱身;所述碗型斗拱柱头设于圆柱型对外发光柱身上方位置,每个突出的拱头内嵌安装功能照明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唐风景观柱的碗型斗拱柱头内安装功能照明装置和圆柱型对外发光柱身,使其在白天不影响景观柱的总体外观美化景观的观赏效果,但存在以下缺陷:该景观柱缺少加湿功能,无法在天气干燥时有效改善景观柱周围的湿度环境,影响游客的观赏心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园林景观设备,该园林景观设备设有加湿装置,在其周围环境干燥时有效增大了空气的湿度,避免游客因空气干燥而心情烦躁,提高了园林环境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园林景观设备,包括具有观赏性的柱身以及安装于柱身内的用于增加周围环境湿度的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固定于柱身内的加湿管、固定于所述加湿管一端并朝向加湿管另一端鼓风的风机以及固定于所述加湿管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的加湿板,所述加湿管两端与所述柱身外连通;所述加湿板上开设有多个雾化孔;所述柱身内还设有用于检测柱身外周围环境湿度并驱动风机的感应装置以及与所述加湿管连通并为加湿管内提供水分的供水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柱身周围的空气干燥时,感应装置驱动风机工作,使得加湿管内产生从风机处朝向加湿板处流动的高速气流,于此同时,供水装置向加湿管内提供水分,使得加湿管内的高速气流中掺杂水分形成高速流动的水汽,最终水汽从加湿板上的雾化孔中喷出柱身,补充了周围的空气内的水分,从而提高了周围环境的湿度,避免游客因空气干燥而心情烦躁,提高了园林环境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外壁与所述加湿管内壁固定的喉管,所述喉管内径尺寸由其两端至其中部逐渐减小;所述供水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柱身内并位于所述加湿管下侧的供水箱以及一端与所述供水箱底部连通的软管,所述供水箱内设有水,且其顶部开设有气压孔;所述软管远离所述供水箱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加湿管以及所述喉管并与喉管内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机工作时,加湿管内形成从风机朝向加湿板流动的高速气流,当该高速气流经过喉管内时,由于喉管内径尺寸由其两端至其中部逐渐减小,使得经过喉管中部的气流的通过面积减小,故而增大了该处气流的流速,减小了喉管中部内壁处的气压,而此时供水箱内的水面气压为大气压,故而供水箱内的水由于喉管内与供水箱内的气压差而通过软管流入喉管内并与喉管内的高速气流混合,从而在加湿管内形成水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玉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玉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8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循环风系统的喷涂机构
- 下一篇:一种环境艺术喷泉的喷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