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外源驱动分体式结构的传热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0725.0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6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来国桥;刘可亮;钱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熵能热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0 | 分类号: | F28D15/00 |
代理公司: | 33231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健<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箱 上组件 下组件 传热装置 传热管 本实用新型 分体式结构 冷流体介质 热流体介质 传热介质 寿命周期 连接管 无外源 填充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外源驱动分体式结构的传热装置及系统,该传热装置包括:上组件,包括第一集箱、第二集箱和设于第一集箱与第二集箱之间的第一组传热管;下组件,包括第三集箱、第四集箱和设于第三集箱与第四集箱之间的第二组传热管;连接管,用于连接所述上组件和下组件;以及传热介质,填充于所述上组件、下组件和传热管中;其中,所述上组件放置于冷流体介质中,所述下组件放置于热流体介质中。本实用新型的传热装置及系统,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经济性好、寿命周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外源驱动分体式结构的传热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从世界范围看,我国能耗强度与世界平均水平及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高。201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3.7吨标准煤/万美元,是世界能耗强度平均水平的1.4倍,是美国的2.0倍,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1倍,日本的2.4倍,德国的2.7倍,英国的3.9倍。我国单位GDP能耗高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的影响(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对比重),工业升级还未完成(目前我国的工业构成中钢铁、水泥、纺织、石化等高耗能行业所占的比重仍然较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在高耗能行业中,进行高效余热利用可以有效降低能耗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受限于技术条件等因素,目前高耗能行业中、低温余热利用的热经济性通常不够理想,企业缺乏持续改进的动力。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对燃煤电站污染物的排放要求也在提高。锅炉烟气在经过湿法脱硫等工艺后温度降低、湿度增加,因此在烟囱排放口当温度降低时,易形成“白羽”现象。白羽是烟气中水蒸汽凝结成的小水滴,它不仅造成视觉污染,还会影响到烟气的扩散,其中含有的盐类、SO3、粉尘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在锅炉烟气尾部需实施消除“白羽”的相关措施。目前利用热法消除白羽技术是一种主要方法,其热源主要来自汽轮机抽汽或来自温度较高的烟气(GGH技术,Gas-Gas Heater)。然而利用汽轮机抽汽消除“白羽”的措施会减少机组发电量,影响机组的经济性;利用温度较高的烟气(取热点通常在脱硫设备之前),虽然不需要额外热量,但仍需要较高的初投资与运营成本(GGH系统通常以水作为热载体,维持热载体在吸热和放热装置中的循环需要消耗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经济性好、寿命周期长的传热装置及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外源驱动分体式结构的传热装置,包括:
上组件,包括第一集箱、第二集箱和设于第一集箱与第二集箱之间的第一组传热管;
下组件,包括第三集箱、第四集箱和设于第三集箱与第四集箱之间的第二组传热管;
连接管,用于连接所述上组件和下组件;以及
传热介质,填充于所述上组件、下组件和传热管中;
其中,所述上组件放置于冷流体介质中,所述下组件放置于热流体介质中。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组件、下组件和连接管通过焊接工艺连接成一个整体。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传热介质为导热油、液氨、氨的水溶液、水或有机介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箱、第二集箱、第三集箱和第四集箱的通流面为圆形或任意的多边形。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集箱与第三集箱的中间部分,或者连接所述第二集箱的端部与第三集箱的中间部分,或者连接所述第二集箱的中间部分与第三集箱的端部,或者连接所述第二集箱的端部与第三集箱的端部;
或者是不同类型的连接管以上述几种连接方式任意组合进行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传热管和/或第二组传热管为光管或带延展面的各类鳍片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熵能热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熵能热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0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焊接板式换热器除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浸没式均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