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手术缝合牵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27581.3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6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昊;张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11335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圣清 |
地址: | 73003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端 上夹持板 导线板 固定设置 收线装置 固定轴 牵引线 上夹板 牵引 本实用新型 腹腔镜手术 夹板 扭力弹簧 下夹持板 牵引器 下夹板 缝合 夹持 色卡 张紧 器官 人手 | ||
本实用新型腹腔镜手术缝合牵引器,包括下夹持板、上夹持板、导线板和牵引收线装置;所述上夹板设置在下夹板上端,上夹板和下夹板通过固定轴实现连接,且固定轴上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导线板固定设置在上夹持板上端;所述牵引收线装置固定设置在上夹持板上端,且设置在导线板上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色卡贴和贴器官名称贴便于识别牵引线,夹持设置解决了人手拿持的问题,旋转实现牵引线的张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腹腔镜装置,尤其是一种腹腔镜手术缝合牵引器。
背景技术
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当给患者进行手术时,需要剖开器官进行手术,手术完毕后需要缝合不同位置的组织,不同位置组织需要分步缝合,往往需要医务人员拿持缝合线,不同组织的缝合线需要不同人员,同一人拿持容易搞混,浪费人力,缝合线需要牵引,保障张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缝合线人员拿持,同一人拿持容易搞混,浪费人力,缝合线需要牵引,保障张力的问题。
一种腹腔镜手术缝合牵引器,包括下夹持板、上夹持板、色卡贴、通线孔、器官名称贴、导线板、固定轴、上夹板、上施力杆、下施力杆、下夹板和牵引收线装置;所述上夹板设置在下夹板上端,上夹板和下夹板通过固定轴实现连接,且固定轴上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上施力杆固定设置在上夹板右端;所述下施力杆固定设置在下夹板右端;所述导线板固定设置在上夹持板上端;所述牵引收线装置固定设置在上夹持板上端,且设置在导线板上端,包括固定座、旋转钮、旋转轴、第一传动齿轮、第一轴承、收线轮、第二轴承、绕线轴、旋转轴、第三轴承、第二传动齿轮和传动槽;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上夹持板上端;所述传动槽设置为矩形,设置有四个,且设置在固定座左侧壁中;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设置在固定座左侧壁中,且设置在传动槽中;所述旋转轴固定设置在第一轴承左侧;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旋转轴上,且设置在传动槽中;所述旋转钮固定设置在旋转轴左端;所述第三轴承固定设置在固定座左侧壁中,设置在第一轴承下端,且处于统一水平面;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设置在固定座右侧壁中;所述旋转轴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轴承中,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轴承中;所述收线轮固定设置在旋转轴上;所述绕线轴固定设置在收线轮中;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设置在绕线轴左端,且设置在传动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夹持板固定设置在下夹板左端,下夹持板上端面设置有锯形齿;所述上夹持板固定设置在上夹板左端,上夹持板下端面设置有锯形齿,通过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配合实现整个装置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线板上通线孔左侧贴有色卡贴,四个色卡贴的颜色各异,右侧贴有器官名称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线孔设置有四个,且设置在上夹持板上,通线孔的中央位置与收线轮凹槽面最低点处于统一水平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座设置为U形座,且右侧壁厚小于左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绕线轴设置为梯形轴,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二传动齿轮上的传动齿的数量是第一传动齿轮的十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人手放置在上施力杆和下施力杆上,相互作用使下夹持板和上夹持板分开,通过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配合实现整个装置固定,解决了人手拿持的问题;通过不同的色卡贴代表不同器官和贴器官名称贴便于识别牵引线缝合的器官,实现不同的缝合位置的牵引线的识别;缝合的牵引线通过通线孔进入缠绕在绕线轴上,旋转旋转钮通过旋转轴带动第一传动齿轮旋转,通过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齿轮旋转,实现收线轮逆时针旋转,实现牵引线的张紧;该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色卡贴和贴器官名称贴便于识别牵引线,夹持设置解决了人手拿持的问题,旋转实现牵引线的张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未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7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拆线钩
- 下一篇:一种腹腔镜疝修补缝线取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