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节供热二次管网水力平衡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9429.0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9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浮;唐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浮;唐晓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唐维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平衡 二次管网 关阀 供热 本实用新型 调节控制器 控制器 楼宇 控制器连接 流量采集器 用户分组 供热成本 供热能耗 时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供热二次管网水力平衡的系统,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节供热二次管网水力平衡的系统包括多个流量采集器、水力平衡控制器、多个调节控制器以及多个关阀控制器;多个流量采集器均与水力平衡控制器连接,水力平衡控制器与多个调节控制器连接,每个调节控制器分别与每个关阀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根据标准平米流量和每栋楼宇的实际平米流量,确定待调节楼宇,并对待调节楼宇基于关阀比例进行用户分组,基于关阀时长依次对每个用户分组进行关阀处理,从而达到自动调节供热二次管网的水力平衡的目的,使供热二次管网达到水力平衡,大幅降低供热能耗和供热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中供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种自动调节供热二次管网水力平衡的系统。
背景技术
实现供热二次管网水力平衡是长期困扰供热行业的一项运行难题,目前各供热企业二次管网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水力不平衡和垂直热不平衡的问题,该问题是引起目前供热能耗浪费的主要原因,供热二次管网的水力平衡是保证其他节能措施能够可靠实施的前提。
现有技术中,供热二次管网水力平衡调节设备主要是静态平衡阀、动态平衡阀、压差无关型平衡阀等机械式调节阀,需要人工反复循环调整测试。楼宇热力入口越多,循环调整测试的工作量越大、调节周期约长。因此当供热二次管网容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几乎不可能通过手动调节方式实现水力平衡。
上述原因导致无法完成水力平衡的调节,因此为了解决因水力不平衡导致的供热二次管网末端不热问题,只能加大供热量,这样不仅会造成前端温度过高,还会造成供热能耗高、资源浪费、供热成本高的等一系列问题。
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节供热二次管网水力平衡的系统,可以自动调节供热二次管网的水力平衡,从而大幅降低供热能耗和供热成本,避免资源浪费。可以自动调节供热二次管网的水力平衡,从而大幅降低供热能耗和供热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供热二次管网水力平衡的系统,包括多个流量采集器、水力平衡控制器、多个调节控制器以及多个关阀控制器;
每个流量采集器分别设置在每栋楼宇的供热管道的入口处或出口处,多个流量采集器均与水力平衡控制器连接,水力平衡控制器与多个调节控制器连接,每个调节控制器分别与每个关阀控制器连接;每个关阀控制器分别设置在每栋楼宇中每个用户的供热管道的入口处,控制每个用户供热的通断;
所述流量采集器采集对应的楼宇的实际平米流量,并将采集的所述实际平米流量发送给所述水力平衡控制器;所述水力平衡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每栋楼宇的实际平米流量以及标准平米流量,从实际平米流量大于所述标准平米流量的楼宇中,选取至少一个最大的实际平米流量对应的楼宇,得到至少一个待调节楼宇,获取每个待调节楼宇的关阀比例,并将获取的关阀比例发送给与对应的待调节楼宇连接的调节控制器;所述调节控制器基于关阀比例,获取该待调节楼宇的用户分组,并基于获取的预设关阀时长,依次对每个用户分组发送关阀指令给对应的关阀控制器;所述关阀控制器基于所述关阀指令每个用户供热的通断。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流量采集器,包括流量计和/或热量表。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水力平衡控制器包括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多个流量采集器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接收每个流量采集器发送的实际平米流量。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调节控制器包括第二通讯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连接控制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为所述控制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供电;
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第二通讯模块,通过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与水力平衡控制器通信,所述第二通讯模块接收水力平衡控制器发送的关阀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浮;唐晓,未经王建浮;唐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94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热式电磁供暖热水机循环水控制系统
- 下一篇:冷凝热回收新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