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鲟鱼冬化养殖车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2411.8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1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田开红;田永康;张书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清江鲟龙渔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3/00;A01K63/04;A01K63/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黎泽洲 |
地址: | 443501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鲟鱼 养鱼池 冬化 热交换器 养殖车间 中华鲟 本实用新型 保温棚体 冷却装置 进水管 管程出口 管程进口 配合设置 体内脂肪 脂肪组织 抽水管 水冷却 壳程 投喂 性腺 体质 外围 养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鲟鱼冬化养殖车间,包括养鱼池,在养鱼池上方搭设有保温棚体,在养鱼池设有进水管,冷却装置与热交换器的壳程连接,进水管与热交换器的管程出口连接,抽水管与热交换器的管程进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鲟鱼冬化养殖车间,通过采用冷却装置使进入的水冷却,配合设置的保温棚体,使养鱼池的水温在6~18℃,从而实现鲟鱼的冬化养殖,即便减少投喂,也能够在不降低鲟鱼体质的前提下,减少鲟鱼的体内脂肪,对于中华鲟而言,能够减少性腺外围的脂肪组织,便于以B超的方式准确判断中华鲟的性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珍惜鱼类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适于鲟鱼,例如中华鲟生长的鲟鱼冬化养殖车间。
背景技术
世界上现存的27种鲟鱼中,多数已实现了全淡水规模化养殖和全人工繁殖,如欧洲鳇、闪光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高首鲟、史氏鲟、欧洲鲟、小体鲟和短吻鲟等。在这些实现全人工繁殖的鲟鱼中,绝大部分个体相对较小,初次性成熟早,且为淡水种群,或者虽然具有海淡洄游习性,却也存在陆封种群,这些类型的鲟鱼较易适应淡水养殖环境,对其进行全人工繁殖研究,在技术上相对较简单。在此之前,真正海淡水生殖性洄游性鲟类中仅欧洲鲟一种,于 2007 年实现了全人工繁殖成功。该鱼在进行全人工繁殖研究过程中,虽然也采用了周年养殖及环境调控等技术,但还采用了海水驯养和激素诱导等手段,故还不完全是纯淡水环境下的全人工繁殖。
中华鲟是典型的海河洄游性鱼类,性腺发育到Ⅲ期之前在海洋栖息环境中生活,当性腺发育至Ⅲ期时,则进入江河的淡水环境,完成性腺的后期发育,和繁殖。野生中华鲟亲鱼自然繁殖后,很快开始降河洄游,重新回到海水环境中生长发育。其幼鱼也行降河洄游,进入河口咸淡水后陆续进入海水环境生活。野生中华鲟的性成熟年龄较大,相关研究表明,雄鲟初次性成熟的年龄为 9 龄,雌鲟初次性成熟的年龄为 15 龄。
国内外常用的鲟鱼性腺鉴别技术主要有微创手术、内窥镜、血液生化及激素指标判别和基因鉴别等方法,但这些方法既耗时,而且工作量大,而且在检查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亲鱼造成较大程度的伤害,会对亲鱼的培育造成不利影响。超声波性腺鉴别技术具有无创伤性、速度快等特点,现已在医疗及兽医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一些鱼类的性腺鉴别。但超声波鉴别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鱼体腔内组织器官 ( 如脂肪、肠道等 ) 阻挡性腺成像 ;二是由于包被性腺外围的脂肪组织较厚而阻碍对性腺做出准确判断。
为便于鉴别鲟鱼例如中华鲟性别,需要减少性腺外围的脂肪组织,现有常采用减少投喂的方式,但是该方案容易影响鲟鱼的体质,降低鲟鱼的抗病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鲟鱼冬化养殖车间,能够在不影响鲟鱼体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鲟鱼的脂肪组织,提高鲟鱼性别分辨的准确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鲟鱼冬化养殖车间,包括养鱼池,在养鱼池上方搭设有保温棚体,在养鱼池设有进水管,冷却装置与热交换器的壳程连接,进水管与热交换器的管程出口连接,抽水管与热交换器的管程进口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养鱼池为多个,进水管分别与多个养鱼池连接,在每个养鱼池的进水口设有闸阀。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抽水管上设有抽水泵。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养鱼池中,方形池内设有内切的圆形栅板,在圆形栅板之外的角落设有曝气装置,养鱼池底部成锥形或弧形,在养鱼池底部最低的位置设有排污管。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排污管与排污池连接,排污池与污水处理系统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曝气装置为微孔管或顶部设有微孔板的腔体,曝气装置通过管路与离心风机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抽水管上设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入口与河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清江鲟龙渔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清江鲟龙渔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2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