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不锈钢可调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9235.2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1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胡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化市银龙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57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支撑架 调节组件 高稳定性 不锈钢 螺母 本实用新型 定位螺栓 辅助限位 限位支撑 安装角度调整 可调支撑组件 太阳能电池板 应用技术领域 安全系数 定位支撑 定位组装 光伏组件 耐压性能 设计结构 竖支撑板 定位座 牢靠性 耐腐蚀 支撑 耳板 屋顶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组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不锈钢可调支撑架,由定位座、U形支撑耳板、竖支撑板、第一定位螺栓、第一螺母、U形支撑板、第二定位螺栓、第二螺母、第一L形限位板、第二L形限位板和限位支撑调节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稳定性不锈钢可调支撑架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具有韧性强、耐腐蚀耐压性能优的特点,同时定位组装便捷、便于维护,限位支撑调节组件和辅助限位支撑调节组件结构能依据需要进行适应性的安装角度调整作业,且起到实现辅助限位支撑的作用,提高整体结构定位支撑的稳定性、牢靠性,解决了现有太阳能电池板屋顶可调支撑组件所存在的问题,安全系数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组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不锈钢可调支撑架。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光伏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施工时,需要通过可调支撑组件将太阳电池板的定位卡板安装在屋顶待安装的作业面,而可调支撑组件具需要具有组装拆卸便捷、韧性强、耐腐蚀耐压和定位牢靠等特性。但是,现有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组装的可调支撑组件,其结构复杂,且韧性、耐腐蚀耐压性能差,同时定位组装不牢靠,存在位移、脱落的现象,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也无法依据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角度调整等,所以现有结构的太阳电池板的可调支撑组件已不能满足现有太阳能电池板的高标准使用需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稳定性不锈钢可调支撑架。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不锈钢可调支撑架,其设计结构合理,具有韧性强、耐腐蚀耐压性能优的特点,同时定位组装便捷、便于维护,限位支撑调节组件和辅助限位支撑调节组件结构能依据需要进行适应性的安装角度调整作业,且起到实现辅助限位支撑的作用,提高整体结构定位支撑的稳定性、牢靠性,解决了现有太阳能电池板屋顶可调支撑组件所存在的问题,安全系数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稳定性不锈钢可调支撑架,由定位座,及设置在定位座上的U形支撑耳板,及对称设置在U形支撑耳板两端内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及与U形支撑耳板相配合使用的竖支撑板,及设置在竖支撑板一端内且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第三定位孔,及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定位螺栓、第一螺母,及设置在竖支撑板另一端内的第四定位孔,及与竖支撑板相配合使用的U形支撑板,及对称设置在U形支撑板两端内且与第四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第五定位孔、第六定位孔,及分别与第四定位孔、第五定位孔、第六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螺栓、第二螺母,及对称设置在U形支撑板上两侧的第一L形限位板、第二L形限位板,及与竖支撑板相配合使用的限位支撑调节组件组成;所述限位支撑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竖支撑板一侧的第一定位耳板,及与第一定位耳板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内螺纹调节套,其中,第一定位耳板与第一限位内螺纹调节套之间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连接,及设置在定位座上一侧的第二定位耳板,及与第二定位耳板相配合使用的第二限位内螺纹调节套,其中,第二定位耳板与第二限位内螺纹调节套之间通过第二固定螺栓连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内螺纹调节套、第二限位内螺纹调节套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外螺纹限位调节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化市银龙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兴化市银龙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92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节太阳能板角度的装配结构
- 下一篇:车载追光太阳能电池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