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发热U型枕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7711.7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5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吕鹏;张梓晗;陶豹;张运奇;聂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H05B3/34;H05B3/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孙琴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里层 片体 银纳米线 电极层 发热膜 记忆棉 导电 发热 本实用新型 导电发热层 发热模块 外层片体 绝缘层 导线连接 接触连接 均匀发热 可拆卸的 外保护层 外接电源 依次设置 由内向外 保护层 夹层 柔软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发热U型枕,包括U型枕本体,U型枕本体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记忆棉块、里层片体、外层片体,里层片体包裹在记忆棉块之外,外层片体可拆卸的包裹在里层片体之外,记忆棉块与里层片体之间的夹层中设置有发热模块;发热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外保护层、绝缘层、电极层、导电发热层和里保护层,导电发热层为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电极层与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之间接触连接;电极层通过导线连接至一个USB接头,通过USB接头外接电源从而给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供电使其发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能实现柔软舒适且能均匀发热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烯发热U型枕。
背景技术
人体在长时间驾车、办公、玩电脑时,颈部会产生疲劳不适的感觉,需要一种健康保健产品。目前市面上大多数U型枕仅仅只是起到枕头的作用,并不具备热敷功能,且现有的U 型枕大多不具备拆卸水洗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且能均匀发热的石墨烯发热U型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石墨烯发热U型枕,包括U型枕本体,所述U型枕本体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记忆棉块、里层片体、外层片体,所述里层片体包裹在所述记忆棉块之外,所述外层片体可拆卸的包裹在所述里层片体之外,所述记忆棉块与里层片体之间的夹层中设置有发热模块;
所述发热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外保护层、绝缘层、电极层、导电发热层和里保护层,所述导电发热层为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所述电极层与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之间接触连接;
所述电极层通过导线连接至一个USB接头,所述USB接头通过导线引出至U型枕本体之外,通过所述USB接头外接电源从而给所述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供电使其发热。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层包括正、负两个电极,每个电极包括一个集流条和与集流条相垂直的多个内电极条,多个内电极条设置在集流条的内侧且等间隔排布,正、负两个电极的多个内电极条等间隔的交叉排布,构成叉指电极结构;所述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与多个内电极条相接触,正、负两个电极的集流条位于所述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的左右两侧且与所述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USB接头与电源之间设置有一个线控开关,所述线控开关包括一个外接导线,所述外接导线上设有温控开关,所述外接导线两端分别设有USB公接头和USB母接头,所述线控开关的USB公接头用于与U型枕本体上的USB接头相连接,所述线控开关的USB母接头通过电源线外接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记忆棉块为记忆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为PI膜。
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护层和里保护层均为热熔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层的材料为金属箔、导电布、导电胶带中的其中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里层片体、外层片体采用为莱卡布、棉布、麻布、羊毛、丝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记忆棉块与里层片体之间的夹层中设置有一个发热模块,所述发热模块靠近U型枕本体内侧,且所述发热模块对应人体的颈部后侧和颈部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里层片体和外层片体之间的夹层内设置有药包。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77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