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5543.8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2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关硕;张旭;陈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振军;吴敏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压电路 转换电压 输出电压 输入电压 本实用新型 误差放大器 反馈电压 带隙基准电路 接收参考电压 输出电压端 预驱动电路 供电 参考电压 电路器件 接收输入 控制信号 输出控制 后驱动 匹配 充电 电路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预驱动电路,适于接收输入电压,并对所述输入电压进行转换以生成转换电压,所述转换电压小于所述输入电压;误差放大器,由所述转换电压供电,所述误差放大器适于接收参考电压以及反馈电压,并输出控制信号,所述反馈电压随所述输出电压端的输出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带隙基准电路,由所述转换电压供电,适于生成所述参考电压;后驱动电路,适于接收所述输入电压,并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向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端充电。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电路器件的匹配精度,输出电压的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对于所使用的电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电源的供电电压并不能完全匹配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电压,因此就需要利用稳压电路将电源电压转换后提供给所述电子设备。
现有技术中的稳压电路通常由大量的高压器件构成,高压器件具有面积大、成本高以及相互之间匹配性差的固有缺陷。因此,利用高压器件搭建的稳压电路,其输出电压的精度低,而且输出电压容易受到温度和电源电压波动的影响,严重影响了电子设备的工作精度,甚至会缩短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适应电子设备对供电电源的需求,如何提供一种输出电压稳定性高,且成本低的稳压电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输出电压稳定性高,且成本低的稳压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稳压电路,包括:预驱动电路,适于接收输入电压,并对所述输入电压进行转换以生成转换电压,所述转换电压小于所述输入电压;误差放大器,由所述转换电压供电,所述误差放大器适于接收参考电压以及反馈电压,并输出控制信号,所述反馈电压随所述输出电压端的输出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带隙基准电路,由所述转换电压供电,适于生成所述参考电压;后驱动电路,适于接收所述输入电压,并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向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端充电。
可选的,所述后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接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接收所述输入电压,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接收所述输入电压,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输出电压端。
可选的,所述后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所述转换电压;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接收所述输入电压,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接收所述输入电压,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输出电压端;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接地。
可选的,所述预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接收所述输入电压;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输出所述转换电压。
可选的,所述稳压电路还包括: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连接所述输出电压端,适于生成所述反馈电压。
可选的,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压端;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55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压输出电路及电子烟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指数型温度补偿CMOS带隙基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