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再生解吸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98206.0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2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姜杰;李江丰;李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罗言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物框 加热装置 进风管 炉体 支撑板 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 活性炭再生 解吸炉 排气管 体内 控制器控制 控制器设置 活性炭 检修方便 两侧设置 炉体内壁 炉体上部 吸附能力 控制器 开合门 通风孔 滑轮 多层 滑槽 进风 框体 恢复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再生解吸炉,包括炉体、进风管、排气管、加热装置、控制器和置物框,所述炉体一侧的下部连接进风管,进风管管路上设置有鼓风机,炉体上部连接有排气管,炉体内的下部靠近进风管处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部设置置物框,所述置物框有多层,均匀分布在炉体内的加热装置上部,置物框的框体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炉体一侧,鼓风机和加热装置与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每层置物框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炉体内壁连接,每个支撑板上均设置有滑槽,置物框底部两侧设置有相应的滑轮,炉体上与进风管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开合门。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有效的恢复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且炭损率低,操作简单,管理检修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再生解吸炉。
背景技术
活性炭具有极为发达的内部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是最常用的吸附剂之一。活性炭在化工、食品、医药、军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尤其是在环境保护中,大量用于有害气体净化,饮用水和废水处理之中。但是,由于活性炭价格高,生产资源越来越紧缺,若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废弃掉,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及二次污染等问题,极大限制了活性炭的应用范围。因此,废活性炭的再生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所谓活性炭的再生,是指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等方法对吸附饱和后失去活性的炭进行处理,恢复其吸附性能,达到重复使用目的。
现有的活性炭再生设备耗能较高,且对活性炭加热时受热不均匀,活性炭的再生率较低,达不到较好的再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再生解吸炉,利用吸附饱和活性炭中的吸附质能够在高温下从活性炭孔隙中解吸的特点,使吸附质在高温下解吸,从而使活性炭原来被堵塞的孔隙打开,恢复其吸附性能,且能够使活性炭受热均匀,达到较好的再生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活性炭再生解吸炉,包括炉体、进风管、排气管、加热装置、控制器和置物框,所述炉体一侧的下部连接进风管,进风管管路上设置有鼓风机,炉体上部连接有排气管,炉体内的下部靠近进风管处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部设置置物框,所述置物框有多层,均匀分布在炉体内的加热装置上部,置物框的框体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炉体一侧,鼓风机和加热装置与控制器控制连接。
优选的,所述每层置物框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炉体内壁连接,每个支撑板上均设置有滑槽,置物框底部两侧设置有相应的滑轮,炉体上与进风管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开合门。
优选的,所述炉体内壁设置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和散热翅片筒,所述散热翅片筒套设在加热管外部,散热翅片筒两端通过连接杆与炉体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设置在炉体顶部远离进风管一端。
优选的,所述炉体内部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炉体外壁上设置有声光报警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声光报警器与控制器控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加热装置加热,通过进风管对热量进行输送,使炉体内部快速升温,可以达到较好的加热效果,通过设置多层置物框,能够使活性炭受热更加的均匀, 可提高活性炭的再生率,达到较好的再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活性炭再生解吸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炉体正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活性炭再生解吸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炉体俯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活性炭再生解吸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活性炭再生解吸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炭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98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